百词典

《秋暑二首》

时间: 2025-05-03 12:07:13

诗句

一年强半走尘埃,触热还山亦快哉。

幸自西风归较早,却教秋暑伴将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2:07:13

原文展示

秋暑二首
作者:杨万里

一年强半走尘埃,
触热还山亦快哉。
幸自西风归较早,
却教秋暑伴将来。

白话文翻译

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尘埃中度过,
即使在炎热的天气中,回到山中也是快事。
幸亏西风来的比较早,
却让秋天的暑热伴随而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强半:指大部分时间。
  •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和杂事。
  • 触热:感受到热气。
  • 快哉:快意、快乐的意思。
  • 西风:秋风,从西方吹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
  • 伴将来:伴随而来,表示秋天的热气依然存在。

典故解析
西风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诗人通过西风的描写,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和田园诗,以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间事物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心境。诗中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悟,以及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宁静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独特景象,充分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诗的前两句提到“一年强半走尘埃”,表现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忙碌的状态,给人一种压迫感。而“触热还山亦快哉”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在山中能感受到一种快意,仿佛是逃离尘世的庇护所。接下来的句子“幸自西风归较早”,则暗示着秋天的来临,西风的到来标志着秋季的开始,但“却教秋暑伴将来”则反映了对秋季依然残留的暑热的无奈。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有对季节转换的期待,又对炎热的夏季的留恋,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理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年强半走尘埃:表达了生活的忙碌和繁杂,暗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琐事中度过。
  • 触热还山亦快哉:诗人虽然在炎热的环境中,但回到山中却感到无比快意,体现了对自然的渴望。
  • 幸自西风归较早:西风的早到意味着秋天的来临,诗人对此感到庆幸。
  • 却教秋暑伴将来:随着秋季的来临,仍然伴随着夏日的暑热,让人感到失落和无奈。

修辞手法
本诗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前后两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西风赋予了“归”的意象,使自然更具人性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季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埃:象征世俗烦扰,反映人的生活状态。
  • 西风:象征季节的变化,代表自然的规律。
  • :象征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归宿,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的“秋暑二首”主要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忙碌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2.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A. 夏天
    B. 秋天的到来
    C. 冬天

  3. “触热还山亦快哉”中的“快哉”意指: A. 不快乐
    B. 快乐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现对自然的向往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秋暑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强调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而王维则更注重宁静的内心世界。二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文观止》
  • 《杨万里诗文研究》

以上内容为《秋暑二首》的详细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饮酒·十六 饮酒·十五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一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七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六 咏二疏 答庞参军·其四 答庞参军 联句 有会而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软的成语 小讼 澧沛 衣字旁的字 竹杠 鱼字旁的字 敷张扬厉 鸟字旁的字 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嚼的成语 思仲 包含怨的词语有哪些 伯虑愁眠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夕字旁的字 贼害 声泪俱发 鳥字旁的字 逢吉丁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