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24
如梦令 初夏二首 其三
作者: 王士禄
正是夏头春尾。
芍药酡颜红靡。
向晚琐窗风,
怅绝玉人孤倚。
还喜。还喜。
梦里灯花几蕊。
正值夏季刚开始,春季即将结束。
芍药花开得鲜红娇艳。
傍晚时分,窗外微风轻拂,
我愁苦地看着那孤独的美人。
不过,我还是感到欣喜,还是感到欣喜,
梦中灯下那几朵花儿。
“玉人”在古诗词中常用来指代美丽的女子,体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王士禄,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感情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初夏,正值万物复苏、花香四溢之时,诗人以芍药花为引子,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对孤独的感慨。
王士禄的《如梦令 初夏二首 其三》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初夏的美景和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正是夏头春尾”将时间的转折点清晰地呈现出来,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用“芍药酡颜红靡”描绘了初夏花卉的绝美,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季节气息。这一意象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也隐含了生命的短暂与宝贵。
在“向晚琐窗风,怅绝玉人孤倚”中,诗人借助窗外的微风与孤独的美人,传达出一种情感的孤寂与脆弱。这里的“怅绝”一词,深刻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而“玉人”则象征着理想化的爱情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情感。
最后一句“还喜。还喜。梦里灯花几蕊”则是将诗人复杂的情感进行了升华,尽管有孤独与失落,但在梦中依然能找到些许的欣喜,仿佛是在提醒自己,在生活的困顿中,依然要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初夏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交织。
诗词测试:
诗中“玉人”指代的是谁?
a) 美丽的女子
b) 诗人自己
c) 朋友
“正是夏头春尾”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短暂
b) 时节的变化
c) 自然的美丽
诗人对孤独的态度是?
a) 绝望
b) 无所谓
c) 既感伤又欣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士禄的作品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探讨了女性的内心情感,但更多地侧重于对失去的怀念与对过去的追忆。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相似之处,却因时代与个人背景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