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16
五日才能一日来,眼生方觉有春回。
向来日日频来探,只道园花不肯开。
五天才能等到一天的到来,眼睛习惯了才意识到春天回来了。
过去日日夜夜频频来探望,只是以为园中的花儿不肯开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表达了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及生活琐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天时节,杨万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感悟和对春天来临的期待。春天象征着新的生命和希望,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感受到了春天气息的变化。
《探春》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诗。诗人在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五日才能一日来”引入,描绘了漫长的等待,仿佛在暗示春天的到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酝酿。接着“眼生方觉有春回”,此句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敏感,经过漫长的等待,才终于意识到春天的回归,仿佛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后两句提到“日日频来探”,则流露出对春天的渴望与追求,但又带有一丝无奈,因为“只道园花不肯开”,反映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无奈。诗中将春天的到来与花的开放紧密联系,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同时,诗人在描绘春天的过程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蕴含着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无奈,反映了自然规律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诗人展示了生命的美好与时光的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杨万里生活在哪个朝代?
诗中“眼生方觉有春回”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园花不肯开”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