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兰 游湖与外子同作》

时间: 2025-05-07 02:14:00

诗句

烟波浩渺。

十里西湖春色好。

浅缘深红。

映入楼台倒影中。

扁舟一叶。

相将笑荡中流楫。

日暮风寒。

半臂凉生翠袖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00

原文展示:

烟波浩渺。十里西湖春色好。浅缘深红。映入楼台倒影中。扁舟一叶。相将笑荡中流楫。日暮风寒。半臂凉生翠袖单。

白话文翻译:

烟波浩渺的湖面上,十里西湖的春色格外迷人。浅浅的花瓣和深红的颜色,映照在楼台的倒影里。一只小船轻轻划过,伴着笑声荡漾在水中。夕阳西下,寒风袭来,半臂的凉意让轻薄的翠袖显得单薄。

注释:

字词注释

  • 烟波浩渺:形容水面如烟如雾,广阔无边。
  • 十里西湖:指的是西湖的美丽景色,十里形容其长度。
  • 浅缘深红:指花瓣颜色的对比,浅色与深色相映成趣。
  • 映入楼台倒影中:指水中的倒影,反射出楼台的美景。
  • 扁舟一叶:形容小船轻巧如叶子。
  • 相将笑荡中流楫:与朋友一同欢笑,划动船桨。
  • 日暮风寒:指傍晚时分,天气转凉。
  • 半臂凉生翠袖单:形容因凉风而感到寒意,衣袖显得单薄。

典故解析

  • 西湖: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著称,历代文人墨客均以此为题材。
  • 扁舟:古时游湖常用小舟,体现了古人游玩的雅趣和闲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保瑢(1876-1939)是近现代著名的诗人,生于浙江,晚清时期的知识分子,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后期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西湖游玩期间,表达了作者与伴侣同游西湖的愉悦心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与游湖的闲适。

诗歌鉴赏:

《减兰 游湖与外子同作》是一首描绘西湖春色的诗,诗中从开头的“烟波浩渺”引入,便营造出一种宽广而幽静的湖面景象。接着“十里西湖春色好”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春色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诗人在与伴侣的游湖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乐趣。

“浅缘深红”的描写则通过色彩的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小舟的“相将笑荡”,不仅描绘出作者与外子的亲密关系,更传达了游玩时的轻松愉悦。夕阳下的“日暮风寒”则带来了一丝凉意,表现了自然变化的瞬息万变,同时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淡淡惆怅。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精致而细腻,既有春日的明媚,又有暮时的清冷,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珍惜。可见,诗人通过这幅湖光山色的生动画面,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烟波浩渺:开篇即描绘出湖面如烟如雾的无边广袤,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十里西湖春色好: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西湖春色的美丽令人陶醉。
  • 浅缘深红:通过对比手法,增强了视觉冲击力,突显春天的生机。
  • 映入楼台倒影中:丰富了诗的画面感,增添了层次。
  • 扁舟一叶:形象地描绘出小舟的轻盈,符合春游的主题。
  • 相将笑荡中流楫: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亲密。
  • 日暮风寒:转折带出情感的微妙变化,从欢快到一丝寒意。
  • 半臂凉生翠袖单:结尾的冷意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瞬息万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扁舟一叶”,将小舟比作叶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日暮风寒”与“半臂凉生”,形成了音韵的和谐美。
  • 对比:浅红与深红的对比,增添了诗的色彩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波:象征着宁静与广阔,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西湖:不仅是一处地理位置,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象征。
  • :象征自由与闲适,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春色: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西湖的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扁舟一叶”中“扁舟”形容的是?

    • A. 漂亮的船
    • B. 小而轻便的船
    • C. 大型的船
    • D. 无桨的船
  3. 诗中提到的“日暮风寒”主要想表达什么?

    • A. 快乐
    • B. 夕阳的美
    • C. 时间的流逝与寒冷的感觉
    • D. 船的动荡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顾保瑢《减兰 游湖与外子同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两者均描绘了西湖的美丽,但顾保瑢的诗更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苏轼则注重描写气候变化与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典诗词研究》
  • 《西湖文化与诗词》
  • 《近现代诗人作品集》

相关查询

金缕曲 花近楼席上闻红豆馆主弹词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其一 答吴遇春见赠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其二 金缕曲 用两当轩韵咏落花,乃祖父命书院课题,戏效之。 金缕曲 送邹二辞遣秦 金缕曲·挽章式之同年 金缕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腾薄 金徽玉轸 三点水的字 包含构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虎字头的字 广字头的字 鹤行鸡群 包含麝的词语有哪些 火字旁的字 亘古通今 功盖天地 流血成河 牵三扯四 趋附 煦仁孑义 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陵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