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7: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34
八泉流断。指与斜阳天更远。谁补荒亭。牵引行人吊古情。高歌楚些。词客有灵应识我。迟暮江关。我亦哀时未要还。
八泉的水流已经断了,指着那遥远的斜阳,似乎更显得远离。是谁在修补这荒凉的亭子?引导行人感慨古往今来的情怀。高歌之声如同楚地的歌谣,诗人有灵感,应该能认出我。夕阳西下,我在江边感叹,心中哀伤,仿佛时光不再让我返回。
作者介绍: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发人生感慨、对自然的描写为主,风格清新而含蓄。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八泉亭,诗人可能在游览时,因亭子荒废而生出诸多感慨,反映了他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这首《减兰 寄题八泉亭》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历史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以“八泉流断”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荒凉的氛围,水流的中断象征着昔日繁华的消逝,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接着“指与斜阳天更远”,夕阳的意象更是加深了这种孤寂感。诗人通过对荒亭的描绘,表达了对流逝时光的感叹,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岁月遗忘的故事。
“高歌楚些”的出现,使得诗歌的情感有了转折,诗人似乎在呼唤着记忆,试图与古人对话。此处的“词客有灵应识我”,展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自信与渴望,似乎在期待有灵魂共鸣的读者能够理解他的情感。最后的“迟暮江关”,更是把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夕阳下的江边充满了无奈与哀愁,诗人对时光的惋惜与对人生的思考在此刻达到了顶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在荒凉的环境中感受到孤独,情感复杂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的“八泉流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惆怅
C. 愤怒
D. 平静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高歌楚些”意指_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荒亭象征着历史的繁荣。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将陈洵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自然描写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王维的诗更倾向于表现宁静与和谐,而陈洵则通过荒凉的意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