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9:05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
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
年时尚觉平安,今年陡恁衰残,更着十年试看。
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休言咱是谁非,只宜似醉如痴,便得功名待怎的?
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
昨天的杨柳依依,今天的雨雪纷飞,社燕和秋鸿飞得太快。
如果不是那浊酒有味,怎么能够消磨这日月的流逝?
往年我还觉得平安,今年却陡然衰残,等到十年再看看。
烟云已散,谁来共我欢歌畅饮?
不要说我们是谁非,只宜像醉者一样痴迷,难道功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无穷的天地,那些细致的事情又有什么用呢?
张养浩(生卒年不详),元代杂剧作家、诗人,以其深邃的诗人情怀和独到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作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张养浩的《越调·天净沙_昨朝杨柳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诗中,杨柳和雨雪的对比,象征着人生中的离别与相聚,变幻多端。通过“社燕秋鸿忒疾”的描写,体现出时光的流逝之快,令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而“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生活中充满了苦涩,但他仍然能在杯中寻得一丝安慰,体现出一种借酒消愁的情怀。这一情感在后文“一杯谁共歌欢”中得到了再次的升华,表达了孤独与渴望的情感。
最后,作者以“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结束,带有一种对世俗名利的淡薄态度,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功名,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自由。这种深邃的哲理,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情感的渲染力,也引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薄。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最终得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昨朝杨柳依依”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浊醪”指的是什么?
A. 清水
B. 浊酒
C. 美酒
D. 佳酿
诗中表达的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
B. 淡薄
C. 追求
D. 无所谓
答案:
比较张养浩的《越调·天净沙_昨朝杨柳依》与李白的《将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