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

时间: 2025-07-19 22:36:47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9 22:36:47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洒下的月光,
让我怀疑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望着明月,
低下头思念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
  • 明月:明亮的月亮。
  • 光:光辉、光芒。
  • 疑:怀疑、以为。
  • 霜:夜间凝结的水汽,白色的结晶。
  • 举头:抬起头来。
  • 望:看、瞧。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想念。
  • 故乡:家乡、出生地。

典故解析:
本诗无明显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常见于古诗中。明月常作为思乡的象征,古人常以月亮寄托对故乡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晚号“谪仙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旅途之中,夜晚静谧,月光明亮,诗人借此情景思念故乡,表达了游子在异地的孤独感和思乡情怀。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李白流传甚广的作品,简洁而意蕴深远。全诗四句,语言清晰明了,画面感极强。开篇“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床前,光辉如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氛围。接着,诗人抬头望向明月,低头思念故乡,情感的起伏在这简单的动作中得以体现。月亮作为思乡的象征,贯穿中国古代诗词,李白以此寄托游子的深情厚谊。整首诗虽短,但却蕴含着深沉的思乡之情,生动地展现了李白的浪漫主义精神和对故乡的热爱,让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月光照耀着床前,给人一种静谧的美感。
  • “疑是地上霜”:通过“疑”的词语,表现出诗人对这一画面的思考与联想,增强了意境。
  • “举头望明月”: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月亮的仰望,象征着对高远和理想的追求。
  • “低头思故乡”:情感的转折,低头意味着沉重的思念,突显出对故乡的强烈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霜,增强了意境。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的美感。
  • 拟人:月亮似乎与人产生了情感的共鸣,充满人性化的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外部世界时内心的柔软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乡与团圆。
  • 床前:代表一种私密、温馨的空间。
  • 霜:象征寒冷、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D. 王之涣

  2. 诗中用来比喻月光的是什么?
    A. 雪
    B. 霜
    C. 光
    D. 星

  3. 诗中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A. 狂欢
    B. 思乡
    C. 旅行
    D.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思念的情感,但李白的诗更显得简洁和直白,而杜甫则在情感上更为复杂,包含了兄弟情谊。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传》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浣溪沙 西江月·红退小园桃杏 减字木兰花·斜红翠叠 蝶恋花·岩桂秋风南埭路 水调歌头·我生六十四 水调歌头·闰馀有何好 最高楼 浣溪沙(酴醿和狄相叔韵赠陈宋邻) 浣溪沙(许南叔席上)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马上得天下 人字头的字 逢场竿木 三框儿的字 逐鸟 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艮字旁的字 龙鱼 巾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被发跣足 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闹中取静 烛明 拜鬼求神 马架 迵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