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3:53
减字木兰花·斜红翠叠
作者: 向子谦 〔宋代〕
斜红翠叠。何许花神来献瑞。
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
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在斜斜的红色与翠绿交织中,哪位花神前来献上吉祥?
那华丽的衣裳,似乎是用天上的锦缎裁剪而成。
它的香气和质地都非常奇妙,却又不耐世间的风与日晒。
我特意将它遮掩起来,不要让春光匆匆流逝而归。
作者介绍:向子谦,宋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与细腻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可能是在春天时分,感受到春花烂漫的美景,激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通过描写花的美丽,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而令人印象深刻。起首的“斜红翠叠”便立刻勾勒出一幅春天的美景,鲜花盛开的画面呼之欲出。接下来,诗人用“何许花神来献瑞”引出了对花神的思考,似乎是在探寻自然美背后的神秘。整首词通过对花朵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粲粲裳衣”展现了花朵的华美,而“割得天孙锦一机”则将花的美丽与天上的珍贵锦缎相提并论,进一步增强了花的珍贵感。接下来的“真香妙质”描述了花的香气和质地,生动地传达了其芬芳的特质。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不耐世间风与日”则隐含了对花朵脆弱生命的感慨,表现出了一种无奈与惋惜。最后一句“莫放春光造次归”则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渴望和对生命短暂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美丽花朵的赞美,对自然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神”象征什么?
“粲粲裳衣”中的“粲粲”意为?
全诗体现了对时间的怎样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