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7:32
昔昔盐
作者:刘基〔元代〕
杨柳正萋萋,门前碧草齐。
别离如昨日,白发满春闺。
飘花兼泪落,行云逐望迷。
绿苔凝履迹,粉汗浥书题。
梦到龙沙北,魂销马邑西。
卷帘双燕入,开镜一莺啼。
肠共吴江绕,眉将楚岫低。
攀枝怜并蒂,窥沼妒双栖。
跃水宁无剑,通天亦有犀。
那看明月夜,登楼惑马蹄。
杨柳正茂盛,门前草色青青。
分别仿佛就在昨天,白发已满了春闺。
飘落的花瓣与泪水交融,行云随目光飘渺而去。
绿苔上凝聚着我的足迹,粉色的汗水湿润了书信的题字。
梦中我来到龙沙的北方,魂魄已在马邑的西边消散。
卷帘而入的是双飞的燕子,打开镜子便有一只莺在鸣啼。
我的心肠随着吴江的水流转,眉头因楚岫的低沉而皱起。
攀折并蒂的花枝,窥视沼泽中双栖的鸟儿。
跃过水面何必有剑,通往天际也有犀牛。
何必在明月之夜,登楼却被马蹄所困惑。
作者介绍
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静庵,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文才华和深邃的思想见称,尤其擅长抒情诗,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昔昔盐》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在离别与思念的情感中,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困扰的感慨。
《昔昔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切体验。开篇的“杨柳正萋萋,门前碧草齐”,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却渐渐转向对离别的深沉思考,“别离如昨日,白发满春闺”一语,道出了时间流逝和青春易逝的无奈。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逐步引入内心情感的波动,形成了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
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飘花兼泪落”、“绿苔凝履迹”等,不仅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更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思念。此外,诗人在最后以“那看明月夜,登楼惑马蹄”收尾,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和思念为主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昔昔盐》的作者是谁?
A. 白居易
B. 刘基
C. 杜甫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绿苔”象征什么?
A. 生命力
B. 失落的记忆
C. 快乐
D. 富饶
“别离如昨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忍耐
B. 期待
C. 怀念与无奈
D.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