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2:41
景公返雀鷇,晏子称其仁。
鳏寡既有室,长年不负薪。
焉知子玉节,遗祸逮天伦。
推恩限目见,太息此君臣。
景公回来了,晏子称赞他是仁德之君。
鳏夫和寡妇虽然有了家庭,但长年累月也不忘记照顾生活。
谁能知道子玉的节操,竟然给他的家庭带来了祸害。
推恩的限制使得这种情况显而易见,令人不禁对君臣感到叹息。
刘基(公元1311-1375),字季高,号太和,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其诗歌风格独特,常常以历史为题材,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元代政治动荡、社会矛盾突出的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反映现实,抒发对统治者的失望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
这首诗以景公和晏子的故事为引,描绘了君臣关系的复杂与微妙。开篇提到的景公回归,代表着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如同晏子对其仁德的称赞。然而,接下来的描写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凉与无奈。鳏寡之人虽有家庭,却仍然需忍受生活的苦难,表现出对社会底层的同情与关注。
“焉知子玉节,遗祸逮天伦。”这句诗道出了节操的重要性与脆弱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在此刻展露无遗。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引发人们对政治伦理的反思与对个人道德的质疑。
诗的最后一句“太息此君臣”,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当时君臣关系的深深失望。这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思,更是对现实的警惕,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描写,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仁德政治的渴望与对现实政治的无奈,突显了社会底层的疾苦与对君臣关系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景公”是哪个时期的国君?
诗中提到的“晏子”是以什么著称的?
“鳏寡既有室”中的“室”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