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08
将军意气薄丹霄,欲把孤航截海潮。
苏武节来无忌死,岑彭营恶子阳骄。
鸱鸮诗奏忠谁白,松柏歌成恨岂销。
怅望天涯一洒泪,鲸鲵罔象杂三苗。
将军的气概如同飞向天际,想要截断孤舟迎接海潮。
自苏武以来,忠义之士无不遭遇死亡,岑彭的营地却骄傲自满。
鸱鸮的诗歌奏响了忠诚,然而又有谁能白说?松柏的歌声化作恨意,难以消散。
望着遥远的天边,我不禁洒下眼泪,鲸鲵与罔象混杂在三苗之间。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歌多描写时事,表达个人情感,风格豪放,常带有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刘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心,反映出当时士人的忧虑心态。
刘基的《感兴七首》其四,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充满了对忠义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以将军的气概开篇,表现出一种雄心壮志,却又在孤独航行与海潮的对比中突显出无奈和孤独。接着提到苏武的忠诚与牺牲,暗示忠义之士在时代洪流中的悲哀与无奈。岑彭的骄傲则是对比,展示了不知忠义为何的世俗之态。鸱鸮与松柏象征着忠诚与坚韧,但最终仍难以消弭心中的恨意。最后的“怅望天涯一洒泪”,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事无常的感慨,鲸鲵与罔象的意象模糊而神秘,似乎暗示着未来的不可知。整首诗在豪放中透着一丝悲凉,深刻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对忠义的执着与失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忠贞与骄横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忠义的执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表达出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苏武”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朝忠臣
b) 唐朝诗人
c) 三国谋士
“鸱鸮”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忠诚
b) 胆怯
c) 胜利
诗中所表现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