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02:27
舜城遗迹岂无因,界划东西访比邻。
畴昔耕陶劳跋涉,有虞名满大江滨。
《舜城遗迹》这座古老的城池,难道没有什么原因吗?东西两边的界限,仿佛在告诉我们要去访问邻里。往昔时光里,大家在这里耕作、陶冶,费尽心力跋涉而来,关于“有虞”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
“舜城”与舜帝相关,舜帝被认为是一位德才兼备的君主,以其仁爱和智慧治理国家。诗中提到的“有虞”指的是舜帝的封号“有虞氏”,象征着理想的政治和社会秩序。
沙曾达,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历史遗迹和人文情怀,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和历史感。
此诗创作于对古代历史文化的追溯与反思之时,诗人通过描写舜城的遗迹,表达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东西舜城》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人文情怀的古诗,通过对舜城遗迹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与思索。诗的开头提出了对舜城遗迹存在原因的疑问,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探求精神。接着,诗人描绘了东西两边的邻近,象征着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情景。
“畴昔耕陶劳跋涉”一句,将读者带回到古代,展现了人们辛勤耕作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场景,突显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有虞名满大江滨”,则以舜帝的名声作为结尾,突显了历史的伟大与深远的影响,暗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与努力。
整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透过历史的遗迹,传达了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建设的信念。诗人通过简洁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构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人际关系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历史的敬重,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发展的思考与期待。
《东西舜城》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有虞”是指谁?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