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02
月在人千里,君从月下行。
不知君远近,惟见月分明。
斜汉垂秋淡,寒蛩泣露清。
征旗何所往,疑听夜笳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千里之外的月光下的场景。诗人看到月亮照耀在人间,想象着君子在月光下行走。不知道君子身在何处,但只见那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秋天的银河在斜挂,显得淡薄,寒冷的蟋蟀在露水中悲鸣。征旗要去往何方呢?好像听到了夜里的号角声。
谢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其作品多以描写边塞、战争和思乡之情为主,风格往往充满了豪情和悲凉。
本诗可能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通过对月光和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远方战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这首《从军行》以月亮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开头描绘月亮照耀千里,诗人以月光为媒介,思念着远方的君子。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清晰而又遥远的情感,暗示着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知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斜汉垂秋淡”和“寒蛩泣露清”,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与寂静,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和思乡情。最后一句“疑听夜笳鸣”,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号角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既是对征战的隐喻,也是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整个诗作情感深邃,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士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故乡的眷恋,情感基调深沉而复杂。
诗中提到的“寒蛩”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虫
C. 一种花
D. 一种树
诗中“月在人千里”中的“人”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君子
C. 蟋蟀
D. 宇宙
诗中提到的“征旗”象征着什么?
A. 旅行
B. 战争
C. 节日
D.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