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董大贻双红豆》

时间: 2025-05-04 03:38:36

诗句

枝头绿净。

落尽猩红果。

有限芳时容易过。

此物不应归我。

袖中相携。

愁没个人知。

多谢一双红豆,怪他杜牧来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36

清平乐·董大贻双红豆

原文展示:

枝头绿净。落尽猩红果。有限芳时容易过。此物不应归我。袖中相携。愁没个人知。多谢一双红豆,怪他杜牧来迟。

白话文翻译:

树枝上绿叶清新,红色的果实已落尽。有限的美好时光很快就会过去。这双红豆不应该属于我。虽然在袖中相携,却愁没有人知道。多谢这双红豆,怪就怪杜牧来得太迟了。

注释:

  • 猩红:鲜红色,形容红豆的颜色。
  • 芳时:指美好、芳香的时光。
  • 归我:属于我。
  • 袖中相携:比喻将红豆藏在袖子中,象征隐秘的情感。
  • 杜牧:唐代诗人,以其诗歌中的红豆意象著称,常被用来代表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周学藩(1868-1943),近代诗人,生于清末,经历了民国时期,诗风受传统影响深厚,常以抒情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近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及对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清平乐·董大贻双红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情感隐秘的深刻体会。诗的开头描绘了枝头的绿意和落果的凋零,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往往难以长久,令人感到惋惜。提到红豆,既是对杜牧《秋夕》中“红豆生南国”之意的直接呼应,也暗含对离别、思念的感伤。诗人虽将红豆藏于袖中,却感到无从诉说,情感的孤独感尤为明显。最后一句“怪他杜牧来迟”,暗示着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情感的渴望,增添了一层幽怨的色彩,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枝头绿净:描绘春夏的生机,象征希望和美好。
    • 落尽猩红果: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传达出时间的无情。
    • 有限芳时容易过:强调美好时光的短暂,令人感叹。
    • 此物不应归我:表达对红豆的惋惜与不安。
    • 袖中相携:隐喻内心情感的秘密。
    • 愁没个人知:凸显情感的孤独与无奈。
    • 多谢一双红豆:感谢红豆带来的思念与情感。
    • 怪他杜牧来迟:表明对过往的怀念及对情感的深切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绿净”与“猩红果”,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化:通过“愁没个人知”赋予情感以生命。
    • 隐喻:红豆象征着思念与情感,赋予诗歌更深的内涵。
  • 主题思想:全诗透过对红豆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思考,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交织。

意象分析:

  • 红豆:象征思念、爱情,承载着对过往的追忆与情感的寄托。
  • 绿净的枝头: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的开始,反衬出红豆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猩红果”指的是什么?
      • A. 鲜红的果实
      • B. 绿色的叶子
      • C. 一种花
    2. 诗人将红豆藏在哪里?
      • A. 口袋
      • B. 袖中
      • C. 手中
    3. 诗中提到的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的《秋夕》
    • 李白的《静夜思》
  • 诗词对比:杜牧的《秋夕》同样以红豆为主题,表达了思念与离愁,风格上更显婉约;而周学藩的《清平乐》则在幽怨中增添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更加深邃。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全集》

相关查询

折柳 和李蓝溪梅花韵 其一 龙江无杜鹃 黄蜀葵画卷 唐竹卿道士相过 春寒夜 赠王琴所 道士夜醮 吟边 子胥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迷开头的成语 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慷的词语有哪些 哀告宾服 采字旁的字 额外主事 叛乱 血流如注 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辍围 期亲 旁门小道 包含奱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称斤掂两 風字旁的字 软脆 敦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