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 雨窗》

时间: 2025-05-02 22:23:05

诗句

晓梦怯春寒,病骨腰围褪。

细雨廉纤不肯休,点点添孤闷。

目断岭云遥,不见鳞鸿信。

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3:05

原文展示:

《卜算子·雨窗》
作者: 姚凤翙 〔清代〕

晓梦怯春寒,病骨腰围褪。
细雨廉纤不肯休,点点添孤闷。
目断岭云遥,不见鳞鸿信。
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梦境在春寒中显得有些怯懦,因病而瘦的我,腰围也显得松弛。细雨如丝,轻轻地落下,似乎不肯停歇,点滴之间加重了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望向远处的山岭,云雾缭绕,依稀看不见鸿雁的踪影。连日来,征帆停滞在何处,让我心中更加困扰不安。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梦:清晨的梦。
  • :害怕,畏惧。
  • 春寒:春天的寒冷气候。
  • 病骨:因病而羸弱的身体。
  • 廉纤:细小而轻盈的雨丝。
  • 孤闷:孤独而忧闷的心情。
  • 目断:目光中断,指视线无法穿透。
  • 岭云:山岭上的云雾。
  • 鳞鸿信:比喻鸿雁的消息。
  • 滞征帆:停滞不前的船帆。
  • 搅乱人方寸:使人的心绪混乱不已。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鳞鸿”指的是鸿雁,古代常用鸿雁传递消息,象征着归来与思念。诗人以此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与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凤翙,清代女诗人,其诗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自然与生活。她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天气多变之时,诗人因病卧床,借窗外细雨抒发内心的孤独与烦闷,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诗歌鉴赏:

《卜算子·雨窗》是一首细腻而又充满情感的词作。诗的开头“晓梦怯春寒”,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息让人对梦境感到恐惧,诗人以此表达了身体的虚弱和心理的脆弱。接着,通过细雨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一种无休止的孤独感,细雨的落下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她内心世界的写照。

“目断岭云遥”,诗人望向远方的山岭,却看不见任何消息,表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里的“鳞鸿信”更是点明了思念之情,鸿雁象征着信息与联系,缺乏消息让诗人感到更加孤独。

最后一句“连朝何处滞征帆,搅乱人方寸”,更是将诗人的心情推向高潮,连日的阴雨与思念的重压,让她的内心难以平静,仿佛在诉说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孤独与思念,情感真挚而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与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梦怯春寒:清晨的梦境在春寒中显得畏惧,表现出一种脆弱的情感。
  2. 病骨腰围褪:因病而显得瘦弱,反映诗人身体状况的虚弱。
  3. 细雨廉纤不肯休:细雨绵绵不绝,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4. 点点添孤闷:每一滴雨水都在加重我的孤独感。
  5. 目断岭云遥:眼望远方的山岭,云雾缭绕,表达对未来的渺茫。
  6. 不见鳞鸿信:看不见鸿雁的消息,强调思念的深切。
  7. 连朝何处滞征帆:连续多天的阴雨,船只停滞不前,象征着生活的无奈。
  8. 搅乱人方寸:内心的烦乱与不安,表现了复杂的情感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细雨如丝,形象地描绘了场景,反映内心情感。
  • 拟人:将细雨描述为不肯停歇,赋予了自然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前后句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细雨、孤独和思念,呈现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人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脆弱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梦:象征着清晨的希望与现实的失落。
  • 细雨:代表着内心的忧愁与孤独。
  • 岭云:象征着未来的渺茫与不可知。
  • 鳞鸿:代表思念与联系。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刻联系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梦怯春寒”中的“怯”字意思是?

    • A. 害怕
    • B. 喜欢
    • C. 忧虑
    • D. 愤怒
  2. “细雨廉纤不肯休”中的“廉纤”指的是?

    • A. 细小而轻盈
    • B. 粗大而沉重
    • C. 暴风骤雨
    • D. 阳光明媚
  3.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赞美自然
    • B. 表达孤独与思念
    • C. 讲述历史
    • D. 叙述爱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孤独和思念,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豪放的气势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形成对比,二者在情感表达和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查询

贺新郎 为冯躬暨催妆 贺新郎 贺新郎 十月十四夜李正君兄枉存赋赠 贺新郎 席上赠镇兄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六 贺新郎 春日拂水山庄感旧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五十三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 贺新郎 中元感怀仍次前韵 贺新郎·万里朝天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泼天大祸 酉字旁的字 包含薰的成语 金人三缄 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祛蠹除奸 韦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提奖后辈 父字头的字 栋折榱坏 狐鸣鱼书 台宿 入仕 自由身 入字旁的字 侍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