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唐生上京八韵》

时间: 2025-05-01 02:08:01

诗句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

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

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

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

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

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8:01

原文展示

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
淑气澹宜人,淮山雨边曙。
田鼠方化頠,岸柳未成絮。
倾囊贮诗草,抚诵自厌饫。
醵酒噭花神,江山发灵助。
长安九天高,文章满朝著。
男儿笔札间,往往收名誉。
时复梦江南,羁魂向谁语。

白话文翻译

春日的阳光洒在江边,看你乘着流水而去。
柔和的气候令人舒适,淮山的雨后晨曦初现。
田鼠刚刚化去泥土的气息,岸边的柳树还未长出絮状的嫩芽。
我倾囊收藏诗草,吟诵时却感到厌倦。
举杯邀花神,江山间的灵气为我助力。
长安的天空高远,文才横溢的人满朝堂。
男儿在笔墨之间,往往能收获名声。
我时常梦回江南,羁旅的灵魂向谁诉说呢?

注释

  • 江头:江边,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春日高:春天的日头高照,象征生机勃勃。
  • 淑气:指温和的气候,形容春天的好天气。
  • 化頠:田鼠刚刚化去的泥土气味,暗示春天万物复苏。
  • 倾囊:倾倒囊袋,形容用心收藏诗草。
  • :呼唤的意思,这里用作饮酒的场景。
  • 长安:指当时的首都,象征着繁华与荣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蓘,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友人唐生上京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思考。在春天的江边,诗人感受到了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感到一种羁旅的孤独。

诗歌鉴赏

《送唐生上京八韵》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江边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内心的感慨。首联通过“江头春日高,看尔乘流去”将读者带入一个温暖而明媚的春日场景,友人乘着流水远去,而诗人则留在岸边,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既有生机又带着些许的闲适之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情感逐渐显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诗人倾囊贮诗草,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最后几句提到长安,代表了荣耀与名声,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名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美景为背景,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不仅展现了春日的美丽,更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头春日高:描绘春天的美好场景,阳光明媚,生机勃勃。
  2. 看尔乘流去:友人准备离去,诗人目送之情。
  3. 淑气澹宜人:春天的气候温柔适人,令人心旷神怡。
  4. 淮山雨边曙:淮山在雨后的清晨,景色格外动人。
  5. 田鼠方化頠:田鼠刚刚从土里出来,象征春天的复苏。
  6. 岸柳未成絮:岸边的柳树尚未发芽,春意未尽。
  7. 倾囊贮诗草:诗人收藏自己的诗篇,表现出对文学的热爱。
  8. 抚诵自厌饫:吟诵诗作却感到厌倦,内心的孤独感显露。
  9. 醵酒噭花神:举杯邀饮,渴望与自然的交融。
  10. 江山发灵助:自然的灵气给予诗人灵感与支持。
  11. 长安九天高:长安象征着繁荣与荣耀,诗人向往之。
  12. 文章满朝著:朝中人才济济,诗人感到压力与期待。
  13. 男儿笔札间:文人通过笔墨博取名声,体现追求。
  14. 往往收名誉:文人的努力常常能获得名声。
  15. 时复梦江南:诗人常常梦回江南,思念故乡。
  16. 羁魂向谁语:在外漂泊的心灵无处倾诉,感到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增强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自然赋予人情,使意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自己的孤独感,诗人在自然之美中感受人生的无常与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文人对名利的追逐与对故乡的思恋。

意象分析

  • 春日:象征新生与希望,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江山:代表着广阔的天地与无限的可能。
  • 诗草:象征着文学与创作,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 长安:象征着荣耀与名声,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头春日高”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田鼠方化頠”中“化頠”意为?

    • A. 变得活泼
    • B. 归于沉寂
    • C. 刚刚出来
    • D. 进入土中
  3. 诗人对长安的描述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权力的渴望
    • B. 对乡愁的思念
    • C. 对名声的追求
    • D. 对自由的向往

答案

  1. C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送别,但更加豪放不羁,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更为沉重的情感描绘了思念兄弟的心情,反映了对家人深切的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蓘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 道人申演 陆瑁养鱼池 张六至 新晴 雨后池上 寄张徵古 寄天台司马道士 闺怨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虚庭一步 玉额 龠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雄鸡夜鸣 沈闾 九域尘 舞台美术 蒙头转向 耒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长枕大被 倜然 君子不究既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