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8:50
原文展示:
远游篇 曹勋 〔宋代〕
少年重意气,辞家远行游。 高谈蔑卿相,峻节凌九秋。 仗剑谒明主,挟策干诸侯。 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 骅骝困短步,翻为驽马羞。 虚名不足慕,抗亦追浮丘。 至言发深省,遐览隘九州。 书功佐天政,美恶无不筹。 麾幢周四表,骑卫罗天驺。 箫鼓鸣清歌,解驾沧浪洲。 金石易消朽,生死真蜉蝣。
白话文翻译:
少年时重视意气风发,辞别家人远行游历。 高谈阔论轻视卿相,高洁的节操凌驾于九秋之上。 手持宝剑谒见明君,携带策略游说诸侯。 众人眼中的宝物不过是康瓠,明月难以在暗中投射光芒。 骏马因短步而困顿,反而成了驽马的羞辱。 虚名不值得羡慕,宁愿追随浮丘公。 至理名言引发深思,远观世界狭隘于九州。 记录功绩辅佐天政,美丑善恶都精心筹划。 旗帜飘扬四方,骑兵护卫如天驺。 箫鼓奏响清歌,解下驾车的马匹在沧浪洲。 金石容易消逝腐朽,生死真的如同蜉蝣般短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此诗反映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世俗的蔑视,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勋年轻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少年辞家远游为起点,展现了作者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对世俗的蔑视。诗中“高谈蔑卿相,峻节凌九秋”一句,凸显了作者的高洁节操和对权贵的轻视。“仗剑谒明主,挟策干诸侯”则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抱负和才华。然而,“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和“骅骝困短步,翻为驽马羞”揭示了世俗对真正才华的误解和忽视。最后,“虚名不足慕,抗亦追浮丘”和“金石易消朽,生死真蜉蝣”表达了作者对虚名的淡漠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中通过对少年远游、高洁节操、政治抱负、世俗误解、虚名淡漠、生命短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个性和才华,以及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高谈蔑卿相,峻节凌九秋”一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权贵的尊重 B. 对权贵的轻视 C. 对权贵的中立 答案:B
“众目宝康瓠,明月难暗投”中的“明月”比喻什么? A. 真正的才华 B. 无用的物品 C. 明亮的月光 答案:A
诗中“虚名不足慕,抗亦追浮丘”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淡漠? A. 虚名 B. 实利 C. 权势 答案:A
“金石易消朽,生死真蜉蝣”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深刻认识? A. 生命的短暂 B. 金石的不朽 C. 生死的无常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