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14:32
清平乐 有寄
作者: 高旭 〔清代〕
春寒恻恻。两地应相忆。
从不分离今独宿。
料得天涯愁绝。
枕边忽听荒鸡。
打窗风雨凄其。
并作数行清泪,
叮咛流到留溪。
春寒料峭,令人心中凄楚。
两地相隔,想必彼此思念。
从未分离,如今却独自一人入睡。
我知道在天涯海角愁苦无边。
在枕边忽然听到荒鸡啼鸣。
窗外风雨凄冷,
泪水不禁流下,
滴滴答答流入溪水之中。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以情感真挚、意象清新著称。其作品常表现对家国、友情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身处异地,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愈发强烈。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此表达离别的苦涩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清平乐 有寄》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和孤独感。开篇“春寒恻恻”,用春天的寒冷象征内心的凄凉,情感的共鸣在此刻悄然流淌。接着诗人通过“两地应相忆”表达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生动地描绘出一种情感的相互依赖与牵挂。接下来的“从不分离今独宿”,更是将孤独的主题推向高潮,展现了一种对曾经温暖的追忆和对现实孤寂的感慨。
“料得天涯愁绝”,诗人深知分别后的苦闷与愁绪,是一种无奈的承认。此句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悲观预判,情感愈发沉重。接下来的“枕边忽听荒鸡”,则是对现实的细腻捕捉,荒鸡的啼鸣打破了寂静,增添了生活的苦涩。最后的“叮咛流到留溪”,泪水流淌,化为无声的倾诉,寄托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
整首诗以春寒为引,层层递进,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无奈,体现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情感细腻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孤独感,展现了在春寒背景下,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无奈,反映出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寒恻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从不分离今独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叮咛流到留溪”中的“叮咛”指的是什么?
答案: 1. B 2. B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旭的《清平乐 有寄》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为抒发思乡情感的作品,但前者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思念,后者则侧重于壮丽的景色与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