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1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10:21
沁园春 其三
毕竟还他,晓风残月,正好惺惺。
看太白占星,显开玉色,黄钟应律,敲作金声。
揖让筵终,征诛局罢,渠不增加汝不轻。
堪爱处,为元龟受灼,枯槁皆灵。
西园片片落英。也妆点东风媚晚晴。
任血洒虞兮,原非战罪,肠回康了,不碍文名。
万石洪钟,一丝残纽,止此冰霜骨几茎。
夫谁暇,怨华亭鹤唳,蜀道淋铃。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首先以“晓风残月”描绘出一种清冷的意境,强调自然界的静谧与和谐;接着提到“太白占星”,意指李白的才华与命运,暗示其艺术成就和理想。诗中提及的“黄钟应律,敲作金声”,既是对音乐的赞美,也象征着和谐的社会秩序。接下来提到的“征诛局罢”,暗示着政治斗争的结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哲学家和诗人,曾任官职,因其反清复明的志向而遭受磨难。王夫之的诗歌风格沉郁、深刻,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末清初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充满忧虑,同时又渴望和平与安宁,反映了他对历史教训的深刻理解。
《沁园春 其三》是王夫之对历史和现实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理想与历史命运的交织感受。开篇的“晓风残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环境,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静与反思。接着提到的“太白占星”,引发读者对李白的才华与命运的回忆,诗人用李白的形象引入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与思考。
在表达对政治局势的看法时,诗中提到“征诛局罢”,暗示了对权力斗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渴望。这种政治上的思考与自然意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加深邃而富有层次感。同时,诗中反复提到的音乐意象,如“黄钟应律,敲作金声”,不仅是对艺术的赞美,更象征着理想社会的和谐。
整首诗情感深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王夫之对现实的关照与哲思,展现了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历史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晓风残月”中的“晓风”主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太白”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黄钟应律,敲作金声”中,黄钟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背景知识和诗歌赏析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