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56:45
沁园春
古往今来,一刹那间,又早百年。
任石崇富贵,陈平贫贱,颜回短命,盗蹠长年。
南陌新阡,北邙旧冢,尽是许多愚共贤。
全不见,金钗十二,珠履三千。
只因不炼还丹。个个道凡夫无宿缘。
庭前顽石,尚能听法,城南老树,犹解成仙。
斗酒篇诗,张琴只剑,且结人间欢喜缘。
人问我,如何是道,笑指青天。
诗中描绘了古今变化的瞬息万变,回顾历史中名利与贫贱的对比,讨论了人生的短暂与长久。无论是南方的田野还是北方的坟茔,都是许多愚识与贤达的聚集。看似富贵的金钗与珠履,实际上都无法逃脱生死的束缚,因而没有人能够真正超脱凡尘。诗中提到的顽石和老树,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智慧。作者通过酒与琴来表达与人间的欢聚,最终以“笑指青天”回应对道的探问,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作者介绍:本诗的作者不详,可能为元代的某位诗人。元代文人多受道教影响,作品常常渗透着哲理和自然观。
创作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社会动荡,人们对人生哲学和自然的思考日益加深,许多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
此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对比,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迁。开篇“古往今来,一刹那间,又早百年”,即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命运的变化紧密相连。石崇与陈平、颜回与盗蹠的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无论富贵还是贫贱,最终都难以逃脱生死的法则。
接着,诗人提到“南陌新阡,北邙旧冢”,暗示着自然与人类的历史交织,体现出一种循环的哲学思考。在这片田野和坟墓中,愚者与贤者齐聚一堂,反映了人类智慧与愚昧的共存。
中间部分提到的“金钗十二,珠履三千”,用奢华的意象说明世俗的繁华终究无法改变人的宿命,因此“个个道凡夫无宿缘”。这是对寻求长生不老的道家思想的一种反思。
而后,提到的“庭前顽石,尚能听法,城南老树,犹解成仙”则是对自然的赞美,强调了自然界的智慧与永恒。最后通过“斗酒篇诗,张琴只剑”,表达了人间相聚的欢愉,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体现了元代文人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石崇”代表了什么?
A. 贫贱
B. 富贵
C. 长寿
D. 短命
诗中“斗酒篇诗,张琴只剑”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悲伤
B. 欢聚
C. 孤独
D. 忧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沁园春》与杜甫的《登高》,两者皆探讨人生的无常,但表现方式不同。《沁园春》更为洒脱,而《登高》则充满了沉重的历史感与悲凉。
推荐书目:
以上为《沁园春》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与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