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8:41
似陇头云风中絮更似高天明月。家山随处是,也家山处处,寄为飘楫。冷洞流霜,破槐鞧屋,季子不来凄绝。相思如海也,况槐经久斫,屋为人劫?甚散木颓魂,归车犹碾,腑中冰雪?江湖千古色。自来来往往尘边叶。尽黄昏荆蒹冻雁,柏石潜乌,问谁探小冈孤穴?穴里人知否?下更有汉秦枯骨。但笑比春葳叠。诛茅斫土,亦我他年永宅。再看榭台马辙。
这首诗以云和风中飞絮的形象引入,仿佛在诉说遥远的思乡情绪。每处都是故乡的影子,仿佛漂泊在水上的舟楫。寒冷的洞穴中霜冻成霜,破旧的槐树和房屋显得格外凄凉,游子却未能归来,心中更是凄绝。思念如海般无尽,何况槐树被斫伐,房屋被破坏?更有那散落的木头和颓废的灵魂,归来的车轮依然碾压着我的心,犹如腑中残留的冰雪。江湖的景色千古如新,来来往往的尘埃落叶,黄昏时分,荆蒹与冻雁相伴,柏石间隐匿着乌鸦,谁在探寻那小冈的孤独穴道?那穴里的人知道吗?下方还有汉代和秦代的枯骨,但我却只笑它比春天的葳蕤还要茂盛。斩去茅草,斫去土地,未来的日子也许就是我的永远之所。再回头看那榭台上马蹄的痕迹。
作者介绍:卢青山是一位当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结合传统与现代,抒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在元旦时创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历史的感慨,背景中夹杂着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开头的“似陇头云风中絮”便引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着通过“家山随处是”的描绘,体现了对故乡的执念。诗中对游子归来无望的描写,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凄凉。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又引入了历史的沉重,汉秦的枯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尽管如此,诗人似乎并不完全悲观,他在最后提到“但笑比春葳叠”,展现了一种虽历经沧桑却依然怀抱希望的态度。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与深度,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与历史、生命与死亡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思乡与历史的沉重,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时代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季子”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游子
c) 朋友
诗中提到的“汉秦枯骨”象征着什么?
a) 富饶
b) 时间的流逝
c) 春天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思乡与历史的感慨
c) 动植物的描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