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12:1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4:46
木兰花令·集句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初捲珠帘看不足。翠袖纱窗红映肉。
犀辟尘埃玉辟寒,花为步障金为屋。
日暮东风春草绿。紫穗红英曾断目。
绣轭香鞯夜不归,端居懒唱将雏曲。
初次卷起珠帘,光景依旧看得不够。
翠绿的袖子映着窗前的红色,仿佛映照着肌肤。
犀牛角驱散尘埃,玉石抵挡寒冷,花儿作为步行的障碍,金子作为房屋的装饰。
黄昏时分,东风吹来,春草变得绿意盎然。
紫色的穗子和红色的花朵曾令人目不暇接。
绣好的鞍子和香气扑鼻的鞯子,夜里却不归家,
独自一人懒于歌唱,似乎只能吟唱那些幼鸟的曲调。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擅长词曲,作品多展现女性情感和生活细节。其诗风细腻婉约,常用典雅的意象表现内心情感。
《木兰花令·集句》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中受到启发,写出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
这首《木兰花令·集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初捲珠帘看不足”,便勾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犹如一幅春日的画卷徐徐展开。翠袖与红窗的搭配,体现了诗人对色彩和光影的敏锐观察,同时也暗示了女性的柔美与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犀牛角和玉石为比喻,展示了对奢华与舒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花为步障金为屋”更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渴望奢华,但又感到一种无形的阻碍,反映出对物质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困扰。
在描写日暮时,诗人用“东风春草绿”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复苏。最后两句“绣轭香鞯夜不归”,则表现出孤独与懒散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喧嚣的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却又被现实的无奈所缠绕。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内心的反思。
本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孤独的思考,表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与矛盾,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初捲珠帘看不足”中的“看不足”意思是:
A. 看得够了
B. 看得不够
C. 看得太多
D. 看得很清楚
诗中“犀辟尘埃玉辟寒”表达的意思是:
A. 材料珍贵
B. 物质丰富
C. 驱散尘埃,抵御寒冷
D. 春天来临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B.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C. 对女性的描绘
D. 对孤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