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木兰花令•集句》

时间: 2025-07-30 12:14:46

诗句

初捲珠帘看不足。

翠袖纱窗红映肉。

犀辟尘埃玉辟寒,花为步障金为屋。

日暮东风春草绿。

紫穗红英曾断目。

绣轭香鞯夜不归,端居懒唱将雏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2:14:46

原文展示

木兰花令·集句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初捲珠帘看不足。翠袖纱窗红映肉。
犀辟尘埃玉辟寒,花为步障金为屋。
日暮东风春草绿。紫穗红英曾断目。
绣轭香鞯夜不归,端居懒唱将雏曲。

白话文翻译

初次卷起珠帘,光景依旧看得不够。
翠绿的袖子映着窗前的红色,仿佛映照着肌肤。
犀牛角驱散尘埃,玉石抵挡寒冷,花儿作为步行的障碍,金子作为房屋的装饰。
黄昏时分,东风吹来,春草变得绿意盎然。
紫色的穗子和红色的花朵曾令人目不暇接。
绣好的鞍子和香气扑鼻的鞯子,夜里却不归家,
独自一人懒于歌唱,似乎只能吟唱那些幼鸟的曲调。

注释

  • 珠帘:用珠子串成的帘子,通常用于装饰窗户。
  • 翠袖:翠绿色的袖子,显示出华丽和高雅。
  • 犀辟:犀牛角能驱散尘埃,象征高贵和珍稀。
  • 玉辟寒:玉石能抵御严寒,表现出温暖和高贵。
  • 步障:行走时的障碍,这里比喻花朵的美丽。
  • 红英:指红色的花朵,象征青春和活力。
  • :马鞍的一种,用于骑马时坐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生于晚明时期,擅长词曲,作品多展现女性情感和生活细节。其诗风细腻婉约,常用典雅的意象表现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木兰花令·集句》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中受到启发,写出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令·集句》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开篇的“初捲珠帘看不足”,便勾勒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犹如一幅春日的画卷徐徐展开。翠袖与红窗的搭配,体现了诗人对色彩和光影的敏锐观察,同时也暗示了女性的柔美与生命的活力。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犀牛角和玉石为比喻,展示了对奢华与舒适生活的向往。这里的“花为步障金为屋”更是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虽然渴望奢华,但又感到一种无形的阻碍,反映出对物质的追求与对精神世界的困扰。

在描写日暮时,诗人用“东风春草绿”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复苏。最后两句“绣轭香鞯夜不归”,则表现出孤独与懒散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喧嚣的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却又被现实的无奈所缠绕。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仅是对春日美景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内心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初捲珠帘看不足:描绘了初春的美好,诗人情感的渴求。
  • 翠袖纱窗红映肉: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女性的柔美和春日的烂漫。
  • 犀辟尘埃玉辟寒:犀牛角和玉石象征着奢华与高贵,暗示对物质美好的向往。
  • 花为步障金为屋:花作为障碍,金子作为房屋,表现出美与奢华的矛盾。
  • 日暮东风春草绿:夕阳西下,春意盎然,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 紫穗红英曾断目:花朵的美丽令人目不暇接,展现出春天的活力。
  • 绣轭香鞯夜不归:骑马的鞍子和鞯子暗示归属感的缺失,表现孤独。
  • 端居懒唱将雏曲:诗人懒于歌唱,似乎在沉思,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为步障金为屋”,将花朵与金饰进行对比,反映美与奢侈。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内心孤独的思考,表现了对物质与精神的追求与矛盾,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珠帘:象征着美好与高贵,开启了春日的景象。
  2. 翠袖:代表女性的温柔和春天的生机。
  3. 犀角与玉石:象征奢华与珍贵,体现了物质的美好。
  4. 春草与花朵:象征生命的希望和活力。
  5. 夜与孤独:暗示内心的沉思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初捲珠帘看不足”中的“看不足”意思是: A. 看得够了
    B. 看得不够
    C. 看得太多
    D. 看得很清楚

  2. 诗中“犀辟尘埃玉辟寒”表达的意思是: A. 材料珍贵
    B. 物质丰富
    C. 驱散尘埃,抵御寒冷
    D. 春天来临

  3.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B. 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C. 对女性的描绘
    D.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同样展现女性情感与生活细节。
  •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描绘孤独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木兰花令·集句》与《如梦令》:两者均展现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但《如梦令》更侧重于思念与孤独的情感,而《木兰花令》则更多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奢华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六 延利渠 上郡南三十里有相思亭在太山之麓二水所交平 效赵学士体成口号十章献开府太师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三 送二同年使北 李公素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二十六日南园为 野菊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看花四绝句 其三 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飞色舞 臣字旁的字 破口大骂 反唇相稽 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涂附 不習水土 女字旁的字 鸮炙 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驵侩 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摩拊 束手就缚 美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