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舟行再用前韵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6:29:58

诗句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9:58

原文展示

一棹苕溪去,千门榆火新。
老来犹是客,病起怯逢春。
儒馆妙人物,吟毫泣鬼神。
平生经济业,勉矣正逢辰。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船顺着苕溪而行,千家万户的灯火都焕然一新。
年纪大了仍然是个过客,生病时对春天感到畏惧。
在书院中遇见的优秀人才,吟诵的诗句能让鬼神为之感动。
一生的经济事业,勉强也算是正逢其时。

注释

  • 苕溪:指的是苕溪河,位于今浙江省,水流清澈,风景秀丽。
  • 榆火:指的是榆树旁的灯火,形容夜晚的温馨景象。
  • 老来犹是客:说明人到老年,仍然感觉像个外乡人。
  • 病起怯逢春:生病后对春天的到来感到害怕。
  • 儒馆:指的是读书的地方,象征着学术和文化。
  • 泣鬼神:形容诗歌的力量,能打动神灵。
  • 经济业:指的是个人一生所从事的事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仲并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当时社会文化的认同和对优秀人才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舟行”作为引子,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诗人乘船而行的情景,给人以清新之感。然而,随后的“老来犹是客”则揭示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年岁已高,依然感到孤独和无助。此时的春天,虽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因诗人的病痛而显得格外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转而赞美书院中的人才,表现出他对文化的尊重和对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的追求。最后一句则在总结一生的经济事业时,流露出一丝无奈,虽然努力过,但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从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到对文化的赞美,再到对命运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棹苕溪去”描绘了诗人乘船游览的情景,象征着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 “千门榆火新”则展示了乡村的温馨夜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老来犹是客”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老年生活的迷茫和孤独感。
  • “病起怯逢春”则揭示了生病对诗人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
  • “儒馆妙人物”赞美了那些优秀的文化人,展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
  • “吟毫泣鬼神”则强调了诗歌的力量,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尊重。
  • “平生经济业”总结了诗人的人生经历,透露出他对事业的感慨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门榆火新”与“病起怯逢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泣鬼神”形象地说明了诗歌对人心的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春天的渴望,也有对身世的感慨,最终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文化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漂泊,代表诗人的心境。
  • 榆火:象征温暖和家庭,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
  • :象征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是诗人内心的恐惧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苕溪”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浙江省
    • B. 江苏省
    • C. 安徽省
  2. “老来犹是客”反映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 A. 快乐
    • B. 孤独
    • C. 自信
  3. 诗中提到的“泣鬼神”是指什么?

    • A. 诗歌的力量
    • B. 朋友的支持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仲并的《舟行再用前韵》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人生的哲思,但仲并更侧重于对文化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体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大辞典》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和陶酬刘柴桑 祥符寺九曲观灯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南歌子·有感 留题显圣寺 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画著色山二首 次韵朱光庭喜雨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淮海 单人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包含叉的词语有哪些 含垢纳污 残缺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取履 拊髀雀跃 隶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你东我西 地主之仪 如入宝山空手回 无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