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1:0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5:29
卷卷长廊走黄叶,
席帘垂地香烟歇。
主人待来终不来,
火红销尽灰如雪。
长廊里黄叶纷飞,
香烟袅袅席帘低垂。
主人迟迟未到访,
火焰已熄,灰烬似雪。
诗中提到的“主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期待的友人或访客。在古代诗词中,等待友人到访常常寓意着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此诗表达了主人未能如期而至的失落感,体现了对友谊的渴望。
作者介绍: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他的作品常常具有哲理性和深刻的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北宋时期,苏轼在当时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面对生活的不如意,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在此背景下,诗中表现出的孤独和失落感尤为深刻。
《十一月十三日与几先自竹西来访庆老不见独与》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在等待友人时的失落与寂寞。开篇以“卷卷长廊走黄叶”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黄叶飞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暗示着等待的漫长和无奈。接着“席帘垂地香烟歇”则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原本应该是欢聚的场景,但“主人待来终不来”的反转却让人感到失望,情感的张力由此增强。
最后两句“火红销尽灰如雪”则通过对比展现出主人未到的空虚感,火焰的熄灭象征着热情的消散,灰烬的冷清与等待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寂寞。整首诗用简洁的言辞、细腻的描绘、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景和情的描绘,表现了对友谊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感。
诗词测试:
诗中“卷卷长廊走黄叶”描绘了什么季节的场景?
诗中“主人待来终不来”表达了什么情感?
“火红销尽灰如雪”中的“灰如雪”表达了什么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