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

时间: 2025-05-02 05:47:43

诗句

怪西风、晓来_帽,年华还是重九。

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

微雨后。

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

慵荷倦柳。

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

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

阑干几度搔首。

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

吟未就。

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

闲愁浪有。

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43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

作者: 卢祖皋 〔宋代〕


原文展示

怪西风晓来帽,年华还是重九。天机衮衮山新瘦,客子情怀谁剖。微雨后。更雁带边寒,袅袅欺罗袖。慵荷倦柳。悄不似黄花,田田照眼,风味尽如旧。登临地,寂寞崇台最久。阑干几度搔首。翻云覆雨无穷事,流水斜阳知否。吟未就。但衰草荒烟,商略愁时候。闲愁浪有。总输与渊明,东篱醉舞,身世付杯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作者在清晨的西风中感叹,时光依旧是重阳节。山川景色虽新瘦,却难以剖析客人的情怀。微雨过后,雁阵带来边疆的寒意,轻纱般的衣袖飘动,懒惰的荷花与疲倦的柳树相伴,悄然间不似黄花照眼,风景依旧如旧。登高台,感到孤寂已经很久。几度在栏杆前搔首,翻云覆雨的无尽烦恼,流水和斜阳你是否了解?吟诵尚未完成,唯有衰草和荒烟让人略感愁苦。闲愁如浪,只能交给陶渊明,东篱醉舞,身世都付于杯酒之中。


注释

  • 怪西风:形容西风的猛烈与寒冷。
  • 重九:重阳节,象征着长寿。
  • 天机衮衮:天机指自然景象,衮衮形容山的苍翠。
  • 客子:游子,寓意身在异乡的游人。
  • 袅袅欺罗袖:形容轻烟缭绕,轻纱般的衣袖被风轻拂。
  • 东篱:陶渊明诗中提到的东边的篱笆,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祖皋,宋代诗人,风格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个人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重阳佳节,作者在姑苏台登高望远,感怀时光流逝,思念故乡。正值秋冬交替之际,自然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摸鱼儿(九日登姑苏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恋。开篇以“怪西风”引入,展现了秋日的寒意,紧接着提到重阳节,透出一种对季节更替的敏感。诗中描绘了微雨后的景象,借助“更雁带边寒”与“袅袅欺罗袖”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缥缈的氛围。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在孤独的崇台上反复搔首,思绪万千,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往日时光的怀念。“翻云覆雨无穷事”一语,更是道出了人世间的纷扰与不安。“闲愁浪有”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情怀,最终以“身世付杯酒”收束,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态度,虽感人生愁苦,但仍愿醉于美酒之中,享受当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怪西风晓来帽:天冷的西风让人感到寒意。
  2. 年华还是重九:时间飞逝,重阳节又到了。
  3. 天机衮衮山新瘦:山色新鲜,却显得瘦弱。
  4. 客子情怀谁剖:游子的情感谁来理解?
  5. 微雨后:在微雨过后。
  6. 更雁带边寒:雁阵传来的寒意。
  7. 袅袅欺罗袖:轻烟轻拂衣袖。
  8. 慵荷倦柳:荷花懒散,柳树疲惫。
  9. 悄不似黄花:已不再鲜艳如黄花。
  10. 田田照眼:虽美却不再引人注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云覆雨”比喻人生的无常。
  • 拟人:如“慵荷倦柳”,赋予自然物以人性。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均衡,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最终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人生的苦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寒冷,暗含孤独。
  2. 重阳:象征着长寿与团圆,寄托对故乡的思念。
  3. 微雨:象征着柔和与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
  4. 雁阵:象征着思乡与离愁。
  5. 东篱:象征着隐逸与陶渊明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哪个?

    • A. 清明
    • B. 中秋
    • C. 重阳
    • D. 端午
  2. 诗中“袅袅欺罗袖”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寂寞
    • C. 忧伤
    • D. 愤怒
  3.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元代

答案

  1. C. 重阳
  2. C. 忧伤
  3. B. 宋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 卢祖皋与杜甫的《登高》均表现了登高望远时的情感,但卢祖皋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寺 野望 秋夕 对雨 春晚 夜坐 秋夜 横吹曲辞。折杨柳 拟唐塞下曲九首 其一 病起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亅字旁的字 随物应机 二字旁的字 盛况空前 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吞结尾的成语 氤氲使者 人字头的字 普及版 肉字旁的字 阜字旁的字 煽孽 朝夕共处 杖贤 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骥出枥 鬼诛 白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