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通仙洞》

时间: 2025-05-05 01:29:37

诗句

高龛险欲摧,百尺洞门开。

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

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

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29:37

原文展示

通仙洞 薛能 〔唐代〕

高龛险欲摧,百尺洞门开。 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 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 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

白话文翻译

高耸的佛龛险峻得仿佛要崩塌,百尺高的洞门大开。 白日里仙人在何处?清风中游客暂时到来。 悬崖边的松树直插云霄,水流在石头间低回。 贾掾曾经空手而去,题诗岂是易事?

注释

  • 高龛:指高耸的佛龛。
  • 险欲摧:形容佛龛险峻,仿佛要崩塌。
  • 百尺洞门开:形容洞口高大,门敞开着。
  • 白日仙何在:询问仙人在白日里何处。
  • 清风客暂来:指游客在清风中暂时到来。
  • 临崖松直上:形容松树生长在悬崖边,直插云霄。
  • 避石水低回:水流在石头间低回曲折。
  • 贾掾曾空去:贾掾指贾充,曾任官职,此处指他曾经空手而去。
  • 题诗岂易哉:题诗并非易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约817-880),字大拙,唐代诗人,官至工部尚书。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尤擅长写山水诗。此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山水画面,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题诗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薛能游历名山大川时,对自然景观的赞叹和对仙境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高龛、洞门、松树、水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仙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龛、洞门、松树、水流等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诗中“高龛险欲摧”一句,以险峻的佛龛形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白日仙何在,清风客暂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游客身份的自我调侃。“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通过对松树和水流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自然美和超脱感。最后两句“贾掾曾空去,题诗岂易哉”则表达了诗人对题诗的感慨,认为题诗并非易事,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灵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高龛险欲摧:描绘佛龛的险峻,仿佛要崩塌,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2. 百尺洞门开:形容洞口高大,门敞开着,增强了仙境的神秘感。
  3. 白日仙何在:询问仙人在白日里何处,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
  4. 清风客暂来:指游客在清风中暂时到来,自我调侃的身份。
  5. 临崖松直上:形容松树生长在悬崖边,直插云霄,强化了自然美。
  6. 避石水低回:水流在石头间低回曲折,增添了诗中的动态美。
  7. 贾掾曾空去:贾掾曾经空手而去,暗示了题诗的难度。
  8. 题诗岂易哉:题诗并非易事,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高龛险欲摧”比喻佛龛的险峻,仿佛要崩塌。
  • 拟人:“清风客暂来”将清风拟人化为游客。
  • 对仗:“临崖松直上,避石水低回”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叹。诗中通过对高龛、洞门、松树、水流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仙境的向往。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题诗的感慨,认为题诗并非易事,需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灵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龛:险峻的佛龛,象征超脱尘世。
  • 洞门:高大敞开的洞门,象征仙境的神秘。
  • 白日:象征光明和希望。
  • 清风:象征清新和自由。
  • 临崖松:直插云霄的松树,象征坚韧和不屈。
  • 避石水:低回曲折的水流,象征柔韧和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龛险欲摧”描绘的是什么? A. 佛龛 B. 山峰 C. 洞穴 D. 松树

  2. “白日仙何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现实的失望 C. 对游客的调侃 D. 对自然的恐惧

  3. “临崖松直上”中的“松”象征什么? A. 坚韧 B. 柔韧 C. 变化 D. 恐惧

  4. “题诗岂易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A. 题诗很容易 B. 题诗很难 C. 题诗无所谓 D. 题诗很无聊

答案:1. A 2. A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描绘庐山的美景,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薛能《通仙洞》:两者都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但李白更注重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而薛能则更注重对仙境的神秘感的营造。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薛能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薛能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相关查询

大酺 留别王子楚 大酺 一丈红 大酺 同江韵秋过顾氏园看牡丹 大酺·和草窗 大酺·秋雨,用清真韵,并依其四声 大酺 感春 大酺 大酺 大酺 大酺 新春早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曲尽其妙 寸金难买寸光阴 素面朝天 自字旁的字 紧锣密鼓 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西雝 氏字旁的字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病字头的字 竹字头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角字旁的字 庸弱 包含聆的词语有哪些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忠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