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6:43
正西风遥起木末,海潮怒涛纷溅。跨海来曳月几长鲸,为谁化蓬莱空幻?迷濛处杳杳渔歌散。白鸟下青蘋江岸。梦游罢门掩黄昏,列炬火一城光炫。更茫茫暮霭目断。冉冉斜阳心倦。笑腐鼠滋味竟何如?却道是鹓雏都羡。行囊识燕子旧云眷。记騄駬飞霜腾电。万马驻黑海东头,大秦隔浪高千巘。看狮身人面俱坏,伏羲女娲皆远。想握蛇逐日走平沙,去程被层林苔藓。焚香听满窗秋雨咽,百尺楼人在天半。俯城郭心事苍凉,后庭花夜深弦管。
西风轻轻地从树梢吹起,海浪激烈地拍打着岸边。跨越海洋,月光像长鲸一样拖曳着,究竟是为了谁在空中幻想的蓬莱?迷雾中渔歌渐渐消散,白鸟在青苔江岸轻轻落下。梦游一番后,关上门迎接黄昏,城中火炬闪烁着光芒。更加迷茫的暮霭让我目光失去方向,斜阳缓缓西沉,心中感到疲倦。笑谈腐鼠的滋味究竟如何?倒是鹓雏都在羡慕。行囊中记得燕子旧日的情缘,想起骏马在霜雪中飞腾。万马驻足于黑海东岸,大秦隔着巨浪高耸的千山。观看狮身人面像已然破坏,伏羲女娲的传说也渐行渐远。想要握住蛇形追逐太阳在平沙上行走,却被层林和苔藓所阻挡。点燃香烛听满窗秋雨的低语,百尺高楼的那人正身处天边。俯视城郭,心事苍凉,夜深时后庭花下的乐声悠扬。
秦鸿,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主题,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台》这首诗作于一个秋天的黄昏,作者在海边思考人生的意义与历史的沧桑,反映了他对个人境遇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三台》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诗人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深刻反思人生与历史。开篇以“正西风遥起木末,海潮怒涛纷溅”引入,西风和海潮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动感的画面,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波动。接着,诗人通过“跨海来曳月几长鲸”的意象,表达了人对理想世界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理想的虚幻。诗中渔歌、白鸟、黄昏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种恬淡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
在中段,诗人转向个人的内心体验,提到“笑腐鼠滋味竟何如”,通过与外界的比较,表达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随后,通过“万马驻黑海东头”等意象,展现了历史的宽广与深远,表达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思考。最后,诗作以“后庭花夜深弦管”结束,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内心的独白,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伤,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幻想
C. 历史的沧桑
D. 自然景色
“焚香听满窗秋雨咽”中的“秋雨”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激动
《三台》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三台》更多地探讨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感悟,而《静夜思》则更加侧重于对亲情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