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2:00
养疴适林野,奉母营幽居。
南湖最清深,一亩分隈隅。
诸弟秃秋颖,力缩辛苦馀。
名园足盛衰,天傥畀区区。
但惜秋水涸,木石艰航桴。
决流溉旱乾,敢怨工作纡。
山居日无事,诸子奉肩舆。
弄漪坐山光,往往归忘晡。
凉风感予仲,朝朝公府趋。
红叶被径深,梦熟山中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山野中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家庭的眷恋。诗中提到由于身体虚弱,选择在林野中居住,照顾母亲,并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南湖清澈而深邃,自己的土地虽小,却有各自的田埂。兄弟们在秋天收获的辛勤付出,虽有成就,但也感到辛苦。名园的兴衰虽与天命有关,但也让人感到遗憾。秋天的水位下降,航行木船变得困难,面对干旱的流域,谁敢怨恨那些繁重的劳作呢?在山中生活,日子平静无事,孩子们抬着轿子,嬉戏玩耍,常常忘记了时间。凉风拂面,想起朝朝暮暮的公府生活,红叶覆盖的小径,梦中常常回到我熟悉的山中居所。
作者介绍:陈曾寿,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于清代,擅长山水诗,诗风清雅,常以自然景色和个人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因病隐居于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家庭的牵挂,尤其是在生活的艰辛和安宁之间的思考。
《三台山山居杂诗 其二》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家庭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南湖的清澈深邃和自己一亩土地的宁静,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心态。作者在面对兄弟们的辛劳时,表现出对家庭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自身的无奈。名园的兴衰、秋水的干涸,都在提醒他生活的艰难,与自然的关联。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山居的日常,孩子们的嬉戏和凉风的吹拂,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人通过“往往归忘晡”的描写,表现了在自然中忘却时间的恬淡生活。整体而言,诗歌展现了在自然怀抱中追求内心平静的理想,蕴含了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隐居生活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庭的关怀,反映出一种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湖”最让人感受到什么?
作者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诸弟秃秋颖”中“秃”字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