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49:19
灞陵过客知多少。
王粲南登成古道。
我来恰是晚寒天,一片残阳连白草。
桥长水涸河身老。
倾泪却教流浩浩。
可怜回首即长安,转望东南增毷氉。
经过灞陵的旅人有多少呢?
王粲曾在南边登上古老的道路。
我在这个寒冷的傍晚来到这里,
一片残阳映照着白色的草地。
桥长而水干,河流显得苍老。
不禁流泪,却让泪水滔滔不绝。
可怜我回头望去便是长安,
转过头去东南方向却又增添了霜雪的萧瑟。
章士钊(1903-1973),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和政治家,早年留学日本,受西方文学影响深厚。其诗歌常融合古典与现代元素,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玉楼春 过灞桥》创作于诗人对往昔的回忆与感慨之时,体现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故而写下此诗。
这首诗通过描绘灞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便提到“过客”,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是匆匆过客。王粲作为历史人物的提及,增添了诗的厚重感,使得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沉淀交织在一起。
在“晚寒天,一片残阳连白草”中,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凋零与生命的脆弱,白草与残阳的意象交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哀伤。接下来的“桥长水涸河身老”,则通过水的枯竭与河流的苍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短暂。诗人在此情此景中流下的“倾泪”,不仅是对过往的怀念,更是对现实时光荏苒的无奈。
最后两句描绘了回首长安的情景,长安作为繁华的象征,与转向东南的霜雪形成鲜明对比,隐喻着对逝去繁华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写灞陵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灞陵是哪个地方的地名?
A. 长安
B. 洛阳
C. 现代城市
D. 古地名
王粲的作品主要以什么闻名?
A. 诗
B. 赋
C. 小说
D. 散文
“倾泪却教流浩浩”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开心
B. 愤怒
C. 伤感
D. 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