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3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38:27
青山缺处平芜远,不见江南芳草岸。
待凭春水送归舟,还恐归期同电幻。
愁情久似春云乱,谁信言愁情已倦。
风池水皱底干卿,枉费龙琶金凤管。
青山缺口的地方,平坦的原野延绵远方,看不到江南的芳草岸边。
我在春水中等待归舟,然而归期却恐怕像闪电般虚幻。
愁苦的情绪就像春天的云彩一样纷乱,谁能相信我说愁情已经疲倦。
风中水面波皱涟漪,真是白白浪费了龙琶和金凤的乐声。
作者介绍:刘永济(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作品多描写生活情感以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45年8月10日,正值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之际,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和平归来的期待与愁苦的情感。
这首《玉楼春》四首中的最后一首,体现了作者在国家战乱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复杂心态。诗中描绘了青山和平芜的景象,构建出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却与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身处平静之地,却因对归途的惆怅而感到不安,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待凭春水送归舟,还恐归期同电幻”,这一句充分体现了对归期的渴望,但却又充满了不安和虚幻的感觉,仿佛归家之路不再明朗。诗人对愁情的描绘则是通过“春云乱”来形象化,强调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捉摸。
最后两句“风池水皱底干卿,枉费龙琶金凤管”以音乐的意象来隐喻内心的苦闷,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在感慨世事无常的同时,也在反思个人的情感与生活,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表达了在经历了战乱之后对和平生活的期待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青山缺处”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A. 山的缺口
B. 江南的岸边
C. 春水泛舟
“愁情久似春云乱”中的“春云”代表了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纷乱的情绪
C. 归期的虚幻
此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愁苦与期待
C.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