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山居》

时间: 2025-05-07 08:53:22

诗句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3:22

原文展示:

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
闭门留野鹿,分食养山鸡。
桂熟长收子,兰生不作畦。
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位于瀑布西侧的山居环境,屋子下有一条小溪流淌。诗人关上门,留住野鹿,分食喂养山鸡。桂花成熟时常常采摘,兰花生长却不需要精心耕作。小径刚刚开辟出洞口,深入后面则转向松树的阶梯。

注释:

  • :指住房。
  • 瀑泉:指瀑布和泉水,形成的自然景观。
  • 茅檐:茅草屋檐,指简陋的房屋。
  • 闭门:关上门,意指不与外界接触。
  • 野鹿:指生活在山林中的鹿。
  • 分食:分开喂养,分享食物。
  • 养山鸡:饲养山鸡,山鸡为野生或半野生的鸡。
  • 桂熟:桂花成熟,指桂树结子。
  • 兰生不作畦:兰花自然生长,不需要专门的田地。
  • 初开洞中路:刚开辟的小路。
  • 深处转松梯:深入后面转向松树的台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仲宣,籍贯为今天的山西省。王建生活在中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山水为题材,表现出恬淡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建隐居于山林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追求宁静与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王建的《山居》通过简约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诗的开头“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描写,给人一种清幽自然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接着,诗人提到“闭门留野鹿”,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宁静自得的生活态度,关上门不与外界接触,反而能留住野鹿,寓意着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而“分食养山鸡”则体现了诗人在这种生活中所享受的简单快乐。

下半部分的描写更是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桂花的成熟和兰花的自然生长,象征着生活的丰盈与自然的自由。诗的最后一句“初开洞中路,深处转松梯”,则引导读者想象出一条通向更深处的道路,似乎暗示着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探索。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蕴含了对隐居生活理想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生命的深刻理解。王建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图景,并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屋在瀑泉西:开头直接点明诗人的居所位置,设置了自然山水的背景。
  2. 茅檐下有溪:茅草屋檐下流淌的小溪,表现出环境的清幽。
  3. 闭门留野鹿:诗人选择关闭门窗,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了隐居的生活态度。
  4. 分食养山鸡:在自然环境中,诗人通过简单的生活方式,享受自然给予的馈赠。
  5. 桂熟长收子:桂花的成熟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
  6. 兰生不作畦:兰花的生长无需人为干预,自然生长,体现出一种自在随性。
  7. 初开洞中路:暗示诗人对自然的探索,开辟出新路。
  8. 深处转松梯:深入后方的松树阶梯,象征着继续探寻的勇气与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居生活比作一种理想状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拟人:通过“留野鹿”和“养山鸡”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对仗的美感,使得诗意流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表达了一种心灵的自由与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瀑泉: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美,带来生机。
  • 茅檐:代表简朴的生活方式,体现质朴的美。
  • 野鹿:象征纯真与自然的生灵,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
  • 桂花与兰花:象征丰收与自然的自由生长,体现对自然的珍视。
  • 松梯:象征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寓意对更高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屋在瀑泉西”中的“西”是指哪个方位?

    • A. 东方
    • B. 西方
    • C. 南方
    • D. 北方
  2. 诗人选择“闭门留野鹿”是为了?

    • A. 与外界隔绝
    • B. 留住自然的美好
    • C. 养殖山鸡
    • D. 保护山林
  3. “桂熟长收子”中的“桂”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玫瑰
    • B. 桂花
    • C. 兰花
    • D. 桃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隐居生活,但更强调秋天的宁静与幽美,表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象和情感。
  • 孟浩然《春晓》:其描写春天的美好,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悟,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另一种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建诗文集》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 赠故将军 代村中老人答 送雍丘任少府 送司空文明归江上旧居 送郑宥入蜀迎觐 书志赠畅当 送义兴元少府 晚秋旅舍寄苗员外 送成都韦丞还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米字旁的字 亵诨 声情并茂 包含锋的成语 门摊 向明而治 靑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功亏一篑 卖爵鬻子 水字旁的字 疏分 栽插 里屋 谷字旁的字 饩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