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31
玉楼春 初冬沪上偕高凉、抱琴谒石窗丈,悤悤一别十七年矣
霭然曾入春风座。别后何堪尘俗堕。
重来准拟买轻帆,劫罅生涯嗟琐琐。
梦边独许传薪火。谁唤骚魂歌楚些。
佳辰祗待寿期颐,坛坫百年存硕果。
在春风的座位上,我曾与友人相聚,如今重来,却已隔了十七年。
离别后,何堪再见世俗的尘埃?
此番归来,心中打算购置轻舟,奈何生活琐事令人叹息。
梦中独自许诺传承薪火,谁能唤醒骚人的灵魂来歌唱楚辞呢?
美好的时光只等到寿命的尽头,愿百年之后仍有硕果留存。
王蛰堪,现代诗人,生于20世纪,创作风格多元,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思考。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本诗创作于初冬时节,诗人回忆与友人的往昔,感慨年月流逝,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传承。十七年的离别加深了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与感叹。
王蛰堪的《玉楼春》以初冬的沪上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十七年离别的深切怀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以“霭然曾入春风座”引入,诗人通过对往昔春日相聚的回忆,渲染出温暖而亲切的氛围,接着便转入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沉重。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厚,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在后续的描写中,诗人表明了自己希望重温旧梦、传承文化火炬的愿望,同时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扰。最后,诗人以“佳辰祗待寿期颐,坛坫百年存硕果”结束,既是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也是对逝去时光的追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谊的感慨,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与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生活琐事的无奈,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期盼,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中提到的“春风座”指的是什么?
“轻帆”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薪火”是指什么?
与王蛰堪的《玉楼春》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更加豪放洒脱;而杜甫的《春望》则在叙写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中透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两者都在不同层面揭示了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