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48
穿茶坊,入酒店。后巷前街,日日常游遍。只为饥寒仍未免。度日随缘,展手心无倦。愿人人,怀吉善。舍一文钱,亦是行方便。休知山侗无识见。内养灵明,自有长生验。
我走进茶坊,走进酒店。后巷前街,我每天都游走其中。只是因为饥寒仍未得到缓解。过日子随缘,伸出手心也不觉得疲倦。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怀有善心。如果能施舍一文钱,也是行善的方便。不要以为山中的人毫无见识。内心养成灵明,自然会有长生的体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马钰,元代诗人,生平不详,活跃于当时的文人圈中,作品多涉及生活、哲理与道德修养。
创作背景: 该诗作成于马钰在南京乞讨求生的生涯,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对人性善良的期望与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苏幕遮 在南京乞化》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与内心的追求。开头描绘了他在南京的日常游历,茶坊与酒店的描写不仅是对生活的记录,也隐喻了他对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渴望。诗中“只为饥寒仍未免”,直接表达了乞讨者的无奈与现实困境。
在后半部分,诗人转而呼唤世人施舍善心,体现了一种浓厚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内养灵明,自有长生验”,更是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内心修养的重要性。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乞讨者的自述,更是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反思,表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的关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人性良知的呼唤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诗人在乞讨中体味生命的无奈,同时寄托了希望与善良的期望,表现了在逆境中对美好人性的坚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忍受困境
B. 积极乐观
C. 消极避世
答案:B
“内养灵明”主要强调什么?
A. 外表修饰
B. 心灵修养
C. 金钱积累
答案:B
诗中提到的“舍一文钱”意在表达?
A. 施舍的价值
B. 金钱的重要性
C. 乞讨的无奈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