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9:5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9:51:20
苏幕遮
城东柴家木樨垂,
枝直下,贴地皆花密。
不见本中穹如屋壁,
其广受四筵与他种异。
锦幢低,青幄紧,
结伴来游,个个沾金粉。
宛有瑶台千尺分,
高处生寒,较是横看稳。
种争新,名尚隐,
除了焚香,又喜攀条近。
紫雁斜飞开自准,
本与秋期,翻惹三秋恨。
这首词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象,城东的柴家院子里,木樨花枝垂下,花朵繁密,几乎看不见树的本体。花的香气弥漫,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游玩,个个都沾满了金粉。仿佛有高高的瑶台,分隔出千尺的空间,站在高处可以感受到寒冷,远观则显得稳重。种类繁多的木樨花,名字虽不显眼,却各具特色。除了焚香,游人们也喜欢攀爬近观。斜飞的紫雁自有其飞翔的规律,原本应与秋天的景象相和,却引发了三秋的怨恨。
作者介绍:曹溶,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世态,常表现出淡淡的忧伤。
创作背景:此首词创作于明代,是在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于城东游玩时,受到木樨花的启发,传达出对秋天的细腻感受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曹溶的《苏幕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画面,木樨花的盛开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通过“城东柴家”这一具体的地点,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环境。词中描写的“枝直下,贴地皆花密”,展现了木樨花的繁茂,仿佛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游人们沾满金粉,象征着他们在这美丽的环境中愉悦的心情。
诗中“宛有瑶台千尺分”一句,表现了对自然的崇高敬畏,也暗含着一种距离感。高处的寒意与低处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享受的同时,也难免会体会到孤独与思考的深邃。最后的“翻惹三秋恨”更是将秋天的惆怅与人情世故结合在一起,传达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木樨花,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与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出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树种是什么?
“宛有瑶台千尺分”中的“瑶台”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