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仙都即景》

时间: 2025-05-04 01:21:30

诗句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

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

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21:30

原文展示:

仙都即景 曹唐 〔唐代〕 黄帝登真处,青青不记年。 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 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 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

白话文翻译: 黄帝成仙的地方,青翠的山色已不知过了多少年。 孤独的山峰似乎挡住了太阳,一根石柱独自撑起了天空。 奇石上常有鹤鸟栖息,云雾中仿佛有仙人悠闲。 鼎湖的美景已无法看见,只剩下几枝莲花零落。

注释:

  • 黄帝登真处:指黄帝成仙的地方。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后被尊为道教中的神仙。
  • 青青不记年:形容山色依旧,时间已无法计算。
  • 孤峰应碍日:孤立的山峰似乎挡住了太阳的光芒。
  • 一柱自擎天:形容山峰或石柱高耸入云,独自支撑着天空。
  • 石怪长栖鹤:奇形怪状的石头上常有鹤鸟栖息。
  • 云闲若有仙:云雾悠闲,仿佛有仙人在其中。
  • 鼎湖看不见:鼎湖,传说中黄帝炼丹的地方,这里指那里的美景已无法看见。
  • 零落数枝莲:只剩下几枝莲花零落,形容景物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唐,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仙境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黄帝成仙的仙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帝成仙之地的描绘,展现了仙都的神秘与美丽。首联以“青青不记年”形容时间的流逝,却又不失生机。颔联和颈联通过“孤峰”、“一柱”、“石怪”、“云闲”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尾联则以“鼎湖看不见”和“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黄帝登真处”和“青青不记年”描绘了仙都的历史悠久和自然景色的永恒。
  • 颔联:“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石柱的雄伟。
  • 颈联:“石怪长栖鹤,云闲若有仙”通过石头的奇异和云雾的悠闲,营造了一种仙境的氛围。
  • 尾联:“鼎湖看不见,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一柱自擎天”比喻山峰或石柱的高耸。
  • 拟人:如“云闲若有仙”赋予云雾以人的悠闲状态。
  • 对仗:如“孤峰应碍日,一柱自擎天”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孤峰、一柱、石怪、云闲、鼎湖、零落数枝莲。
  • 详细解释:孤峰和一柱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和石柱的雄伟,石怪和云闲营造了仙境的氛围,鼎湖和零落数枝莲表达了对逝去美景的怀念和对现实凋零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一柱自擎天”比喻的是什么? A. 山峰 B. 石柱 C. 树木 D. 云雾
  2. “云闲若有仙”中的“云闲”是什么意思? A. 云雾悠闲 B. 云雾密集 C. 云雾飘动 D. 云雾稀薄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仙境的向往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美景的珍视 D. 对现实凋零的怀念

答案: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同样描绘了仙境,但更加梦幻和超现实;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多地表现了山水田园的宁静和恬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大宁夫人二书赞 予老病倦烦入山两月颇得静中趣良月六日赵南 病中有感四首 其一 汪彦章 苏文忠西湖听琴观月诗帖赞 挽张贡父二章 其一 閒居六咏·晚步 诸遂良枯树赋帖赞 贺李微之兼工侍二首 其二 右军尚书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矢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说明文 包含联的成语 敬谢不敏 貝字旁的字 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挨肩迭背 朱马 匏土 盟会 蹊田夺牛 髫冠 梦劳魂想 离离矗矗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