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9:1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9:10:18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襄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睌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
飞从何方来,径集庭树枝。
三叹复九咏,话尽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语复为谁。
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
在东边的胡床上坐着,秋风突然变得凄凉。
我这位老者身体虚弱,赶紧把东边的门关上。
西边的门也半掩着,风压着从东面吹来。
何必让风直接吹到我,微凉的风自己就会飘进来。
傍晚的蝉鸣,谁来跟我诉说,我饮酒就能明了。
它是从哪里飞来的,径直停在庭院的树枝上。
我叹息过三次,吟唱过九首诗,聊尽了这新秋的悲伤。
我已忘却了衰老的悲伤,你的言语又是为了谁?
只听得老乌鸦啼叫一声,不知道那蝉去了哪里。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以其清新的诗风、自然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怀。
《新秋晚酌》写于秋天,诗人在晚间独自饮酒,感受秋风的凄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新秋晚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杨万里在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象,传达了对生命、衰老和孤独的思考。开篇以“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引入,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与初秋的凉意。然而,随着秋风的来临,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凄凉,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诗中描写了老者的身体状况,体现了他对衰老的无奈与悲伤。东扉的关闭与西扉的半掩,象征着对外界的隔绝和对内心情感的保护。尤其是“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外界事物的漠然与自我内心的反思。
“晚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一句,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对话,蝉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他在饮酒中寻找慰藉,试图通过酒来解忧。然而,随着三叹九咏,诗人意识到,这些美好的时光终将逝去,衰老的悲伤已在心底蔓延。
最后,诗人以“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结束,乌鸦的啼叫象征着孤独与惆怅,而对于蝉的去处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意象,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衰老的无奈以及对孤独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胡床”指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要关闭东扉?
“三叹复九咏”中“三叹”和“九咏”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