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峨眉》

时间: 2025-04-23 11:48:08

诗句

嘉州山水地,二蜀最为美。

翠岭叠峨眉,长岭叠峨眉,长澜涌锦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48:08

原文展示:

峨眉 杨徽之 〔唐代〕

嘉州山水地,二蜀最为美。 翠岭叠峨眉,长岭叠峨眉,长澜涌锦水。

白话文翻译:

嘉州这个地方山水秀丽,在蜀地中尤为美丽。 青翠的山岭层叠,形成了峨眉山,连绵的长岭也形成了峨眉山,长长的波澜涌动着锦江的水。

注释:

  • 嘉州:古代地名,今四川乐山一带。
  • 二蜀:指蜀地,即今四川地区。
  • 翠岭:青翠的山岭。
  • 峨眉:指峨眉山,位于四川乐山。
  • 长澜:长长的波澜。
  • 锦水:指锦江,流经成都的一条河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徽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这首诗描绘了嘉州(今四川乐山)的山水美景,特别是峨眉山的壮丽景色,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嘉州时,被当地的山水所吸引,从而创作了这首诗,用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嘉州山水的美丽,特别是峨眉山的壮丽景色。通过“翠岭叠峨眉”和“长岭叠峨眉”的重复,诗人强调了峨眉山的层叠和连绵,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长澜涌锦水”则进一步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锦江的波澜,增添了诗的生动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嘉州山水地,二蜀最为美。”:开篇点明嘉州在蜀地中的美丽地位,为后文的山水描绘做铺垫。
  • “翠岭叠峨眉,长岭叠峨眉,长澜涌锦水。”:通过重复“叠峨眉”,强调了峨眉山的层叠和连绵,而“长澜涌锦水”则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锦江的波澜。

修辞手法:

  • 重复:通过“叠峨眉”的重复,强调了峨眉山的层叠和连绵。
  • 动态描写:“长澜涌锦水”以动态的笔触描绘了锦江的波澜,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向往,通过描绘嘉州山水的美丽,特别是峨眉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岭:青翠的山岭,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美丽。
  • 峨眉:峨眉山,象征着壮丽和神圣。
  • 长澜:长长的波澜,象征着自然的动态和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嘉州”位于今天的哪个地区? A. 四川乐山 B. 四川成都 C. 重庆 D. 云南

  2. 诗中“翠岭叠峨眉”和“长岭叠峨眉”重复了哪个词语? A. 翠岭 B. 峨眉 C. 长岭 D. 长澜

  3. 诗中“长澜涌锦水”描绘的是哪条河流? A. 长江 B. 黄河 C. 锦江 D. 岷江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描绘了山岳的壮丽景色,可以与杨徽之的《峨眉》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李白《峨眉山月歌》:与杨徽之的《峨眉》相比,李白的诗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和哲思,可以对比两位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杨徽之的诗作,可以全面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峨眉》的艺术特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正月四日 奉酬王知县赏春不与以诗见赠 自渔梁驿至衢州大雪有怀 宋宣献公夫人毕氏哀词二首 江头别杜殿丞 寄答汝州王仲仪待制 赠勤师 燕司封同年以诗见迎 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 送仲庶待制知泽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隐若现 正色直言 矛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气竭声嘶 尃瀋 曰字旁的字 作土 湿气 鸟字旁的字 袒胸露臂 止字旁的字 线结尾的成语 成城断金 曲高和寡 染开头的成语 刃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