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2: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2:50
潮涌金山寺,云凝玉局祠。
人随天共远,心与日俱驰。
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
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
潮水汹涌,拍打着金山寺,云雾缭绕,笼罩着玉局祠。
人随天际远去,心灵随着太阳的光辉快速驰骋。
庙宇的外观千年不变,忠诚之心为九位皇帝所知。
如今在沧海之上,仍然吟诵着宝陀的诗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苏文忠公”指的是苏轼,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忠诚和才华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诗中提到的金山寺和玉局祠,均为与苏轼相关的地标,表达了对其的怀念和尊敬。
作者介绍:
郭棐,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自然的热爱。其诗风简练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象映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诗作的创作背景在于对伟大历史人物的纪念与追思,尤其是对苏轼的赞美与怀念。诗人在游历中,看到金山寺与玉局祠,激发了自己的思绪,写下此诗以寄托对忠诚和理想的追求。
《谒苏文忠公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自然景象引入,潮水的汹涌与云雾的缭绕,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暗示了历史的波澜与人物的伟大。接着,诗人将个人的思绪与宇宙的广阔相结合,表达了人随天际而远,心随日月而驰的豪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庙貌千年在,忠肠九陛知”来强调对苏轼的忠诚与尊重,表达了历史长河中对忠诚精神的传承与铭记。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对伟大人物的怀念,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强烈共鸣。而“祇今沧海上,犹诵宝陀诗”一句,则将诗的情感延续至今,表明即使在时光流逝中,苏轼的诗篇依然被人传颂,忠诚与才华的精神永存。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引入,结合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赞美,表达了对忠诚精神的追求与对伟人风范的传承。诗人通过对苏轼的敬仰,反映了对理想与忠诚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山寺”位于哪个省份?
A. 浙江
B. 广东
C. 江苏
“忠肠九陛知”中的“九陛”指的是:
A. 九位皇帝
B. 九个国家
C. 九个朝代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怀念与敬仰
B. 失落与悲伤
C. 喜悦与庆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