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2:55
雨中花慢 枯井
作者: 姚燮 〔清代〕
石墨泉乾,胭脂窖闭,栏甃古篆镌铭。
自和箫神去,谁试银瓶。
便剩有桐枝挂月,但留照蟪蛄声。
感临春绮劫,画展香衫,黄土沉冥。
分来翠瀣一瓮,记蒙絺晓汲,回影娉婷。
可怜辘轳斜,烟茑缠青。
待重要丝牵玉虎,奈桃花别殿都扃。
问何从再向,镜心秋深,看度双星。
在干涸的井水旁,石头上写着古老的铭文,胭脂色的酒窖已然闭合。
自从那位和风细雨的箫神离去后,谁来尝试那银瓶中的佳酿呢?
只剩下那桐树枝头挂着明月,唯有蟪蛄的鸣叫在夜空中回响。
感叹春天的华美与劫难,画展上绚丽的香衫,黄土之下却是一片沉寂。
那一瓮翠绿的水,记得晨曦中的清汲,回头映照出妩媚的身影。
可怜那斜放的辘轳,青烟缠绕着它。
等待那重要的丝线牵引着玉虎,奈何桃花的别殿已然上锁。
问何时才能再次相聚,镜子中映出的秋深,正好看见双星相对。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其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展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姚燮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与内心的共鸣,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感慨。
《雨中花慢 枯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孤寂和思念的场景。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石墨泉乾”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荒凉的气氛,井水的干涸象征着曾经的美好已成往事,而“胭脂窖闭”则暗示着美好的记忆无法再现。通过“自和箫神去,谁试银瓶”,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桐枝挂月”和“蟪蛄声”则通过自然意象展现出诗人对孤独与静谧的体验。春天的“绮劫”与“黄土沉冥”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诗人在此时回忆起曾经的美好,但现实却是无情的。
整首诗在最后通过“问何从再向,镜心秋深”再度引入对未来的思考,留给读者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期待。姚燮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事的怀念,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体现了人生的无奈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感,也传达了深刻的文化内涵,表现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石墨泉乾”意指什么?
“蟪蛄声”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这些作品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各异却都充满了情感的共鸣。
诗词对比:
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体现了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