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5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56:20
咏徐正字画青蝇
作者:韦应物 〔唐代〕
误点能成物,迷真许一时。
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
顾白曾无变,听鸡不复疑。
讵劳才子赏,为入国人诗。
这首诗表达了对徐正字画的赞美,作者认为误点(即画中蝇)虽然是一种偶然,但却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体现了真与假的迷离。笔墨已经挥洒了很久,然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时间似乎并不重要。即使外界的杂音(如鸡鸣)也不会影响创作的专注。最后,诗人感慨,才子的作品不一定能获得应有的赏识,只希望能够被世人所了解和认可。
作者介绍: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字子云,号静斋,生于公元738年,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而著称。韦应物的诗常常反映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艺术氛围浓厚,文人对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的欣赏达到高峰。诗中提到的徐正字,可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或画家,表达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创作过程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艺术哲学。开头的“误点能成物”,使人思考艺术创作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韦应物通过“迷真”这个概念,探讨了艺术作品的真实与虚幻,强调了创作中的主观性。接下来的句子转向个人创作的时间观,表现出一种专注与坚持的态度。即使外界的干扰(如鸡鸣)也无法动摇他对创作的执着。最后,诗人对于才子作品的评价,透露出对艺术价值和社会认可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股哲理的力量,既是对艺术的赞美,也是对创作者内心世界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误点成物”)和对仗(如“笔端来已久,座上去何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探索艺术创作中的偶然与必然,表达对艺术的执着与对社会认可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误点能成物”中的“误点”指的是:
A. 画中的错误
B. 偶然的笔触
C. 画家的失误
D. 观众的误解
诗中提到的“听鸡不复疑”表达了:
A. 对鸡鸣的怀疑
B. 对创作的专注
C. 对外界的关注
D. 对时间的浪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韦应物的诗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哲理思考。李白通过豪放的意象表达对自由的追求,而韦应物则通过对艺术创作的反思展现了对创作过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