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梅花》

时间: 2025-05-01 00:25:36

诗句

岁寒心事旧相知。

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风尘不染素罗衣。

脉脉倚柴扉。

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5:36

原文展示

《风入松·梅花》
作者: 谢应芳 〔元代〕

岁寒心事旧相知。相别去年时。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风尘不染素罗衣。脉脉倚柴扉。
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白话文翻译

寒冬岁月里,心中的忧愁与旧友相知。
去年分别的时光已然过去。
如今再次看到春风的面容,这一年的我却显得消瘦了些。
天上的玉堂(指仙境)在哪里?人间的金鼎(指富贵地位)却频频变迁。
风尘未曾染上我这素罗衣,我静静倚靠在柴扉上。
桃根桃叶争相展现春天的妩媚,尽教他人浓妆艳抹。
年老的我在扬州何以自处?山陇之上又有谁为我题诗呢?

注释

  • 岁寒:指寒冷的冬季,象征困境和孤独。
  • 心事:内心的忧愁或烦恼。
  • 重观:再次看到,重温。
  • 消瘦:形容身体或精神状态不佳,显得瘦弱。
  • 玉堂: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生活。
  • 金鼎:指富贵、显赫的地位。
  • 风尘:指世俗的纷扰、尘世的繁杂。
  • 桃根桃叶:桃花的根和叶,象征春天的美丽。
  • 浓抹胭脂:形容浓妆艳抹,强调女子的妩媚。
  • 扬州:指扬州市,古时繁华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应芳,元代诗人,生于盛世,后期经历战乱,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常以梅花、春风等意象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频繁,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与春风的场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风入松·梅花》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梅花和春风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同时也反映了自身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岁寒心事旧相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似乎在诉说着与旧友相识的深情厚谊,而“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则揭示了岁月的无情,春天的美丽与自身的衰老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更是引人深思,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落差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失落感。而“风尘不染素罗衣,脉脉倚柴扉”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自己的纯净,静静倚靠在柴扉上,似乎在等待着春天的真正到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读来倍感亲切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寒心事旧相知。”
    寒冷的冬天里,内心的忧愁与老朋友相知,表达了孤独感。

  2. “相别去年时。”
    过去一年与朋友分别后,时间的流逝让人感慨。

  3. “如今重观春风面,此年时消瘦些儿。”
    再次看到春风的面容,发现自己比去年显得瘦弱,隐含了对时光的惋惜。

  4. “天上玉堂何在,人间金鼎频移。”
    仙境何在?现实中的富贵地位却不断变化,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寻与现实的困惑。

  5. “风尘不染素罗衣。”
    诗人保持内心的纯净,未被世俗的纷扰所染。

  6. “脉脉倚柴扉。”
    诗人静静靠在柴扉上,体现出一种安宁的状态。

  7. “桃根桃叶争春媚,尽教他浓抹胭脂。”
    桃花争相开放,春天的美丽让人艳羡,尽显生机。

  8.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
    年老的自己在扬州又如何自处?山陇之上又有谁为自己作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上玉堂”比喻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如“桃根桃叶争春媚”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拟人:将桃花拟人化,形象地表现春天的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春风:象征希望与新生,寓意着活力与美好的未来。
  • 桃根桃叶: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力,展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尘不染素罗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D. 对财富的渴望

  2. “老我扬州何逊,陇头谁为题诗”中“扬州”指代了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繁华的城市
    C. 诗人年老后的处境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C
  2.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谢应芳 vs. 李清照:两者均表现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谢应芳则融入了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谢应芳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十二月立春 舟入荆江东赴建康 奉次朱子发稧饮碧泉 过凤林关 首夏言怀 春日书怀 赠别敖山来先生 读陶 暮春同曾梅峰游秦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兀字旁的字 顺羽 成城断金 牛字旁的字 三撇旁的字 土木形骸 太玄 追本求源 女字旁的字 新妙 孤寡 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祛衣请业 厂字头的字 呵诘 包含入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