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4:10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白居易
东道常为主,南亭别待宾。
规模何日创,景致一时新。
广砌罗红药,疏窗荫绿筠。
锁开宾阁晓,梯上妓楼春。
置醴宁三爵,加笾过八珍。
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
辉赫车舆闹,珍奇鸟兽驯。
猕猴看枥马,鹦鹉唤家人。
锦额帘高卷,银花醆慢巡。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敛翠凝歌黛,流香动舞巾。
裙翻绣鸂鶒,梳陷钿麒麟。
笛怨音含楚,筝娇语带秦。
侍儿催画烛,醉客吐文茵。
投辖多连夜,鸣珂便达晨。
入朝纡紫绶,待漏拥朱轮。
贵介交三事,光荣照四邻。
甘浓将奉客,稳暖不缘身。
十载歌钟地,三朝节钺臣。
爱才心倜傥,敦旧礼殷勤。
门以招贤盛,家因好事贫。
始知豪杰意,富贵为交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南亭的盛大宴会场景。东道是主人,南亭则是设宴的地方。亭子的规模何时开始建造,景致如今却是全新的。宽阔的石砌地面上铺满了红色的花药,疏朗的窗子下绿竹成荫。晨光中,宾客的房间门锁打开,楼梯上春意盎然的女子在歌舞。酒席上摆放着美酒佳肴,茶香萦绕,鱼肉鲜美。热闹的场景中,车马辉煌,珍奇的鸟兽被驯服。猕猴在马槽边看马,鹦鹉则在呼唤主人。华丽的帘子高高卷起,银花慢慢巡游。劝客人品尝光禄酒,许诺能见到洛川仙神。歌舞飘香,裙摆翻飞,乐器声声悦耳。侍女催促点亮蜡烛,醉酒的客人坐在绣铺上。夜深人静时,马车铃声响,晨曦来临。入朝时披上紫绶,等待漏水滴落,拥抱红色的车轮。贵族之间交往三件事,光荣的名声照耀四邻。热情款待客人,温暖而不求回报。十年歌舞之地,三朝节令之臣。重才爱才,礼贤下士,家庭因好事而贫。才明白豪杰的心意,富贵才是交朋友的真正目的。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贴近民生、通俗易懂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社会现实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包括《长恨歌》、《琵琶行》等,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展示了当时社会繁华的景象,也折射出人际关系中的功利与情感交织。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盛大而热闹的宴会场景,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不仅有对美酒佳肴的描绘,还有对宾客欢快气氛的刻画,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结构严谨,韵律和谐,通过丰富的意象让人感受到宴会的热烈与欢愉。通过描绘各种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豪杰及友人的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他对权贵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盛宴的画卷,也是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描绘了宴会的热闹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反映出富贵和豪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宴会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东道”指的是:
A. 客人
B. 主人
C. 亭子
诗中提到的“光禄酒”指的是:
A. 美酒
B. 普通酒
C. 醇酒
诗中描绘的宴会场景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A. 寂静
B. 热闹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