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入松 其二 答陆俨翁》

时间: 2025-04-30 13:42:38

诗句

绿窗午枕睡初酣。

梦喜脱朝簪。

觉来犹是长安客,垂杨里、空系归骖。

恋主身依晓阙,思亲泪洒春衫。

玉河流水碧于蓝。

花外燕呢喃。

新词一曲凭谁和,泥封罢、亲手题缄。

试待天边鸿雁,秋风寄与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2:38

原文展示

风入松 其二 答陆俨翁
作者: 夏言

绿窗午枕睡初酣。梦喜脱朝簪。
觉来犹是长安客,垂杨里空系归骖。
恋主身依晓阙,思亲泪洒春衫。
玉河流水碧于蓝。花外燕呢喃。
新词一曲凭谁和,泥封罢亲手题缄。
试待天边鸿雁,秋风寄与江南。

白话文翻译

在绿窗下,我午睡正酣,梦中喜悦地解下了朝头饰。
醒来时,发现自己仍是长安的旅客,垂杨之下空系归车。
我依依不舍地向着晨曦,思念亲人泪洒春衫。
玉河的流水比蓝天更清澈,花外的燕子在呢喃。
新词一曲,凭谁来和?泥封的信封中再也无法亲手题写。
我只等天边的鸿雁,秋风把我的思念寄往江南。

注释

  • 绿窗:指青翠的窗户,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 午枕:午间的枕头,暗示午睡的状态。
  • 朝簪:古代女子用来插头发的饰品,表示梦中美好的情景。
  • 长安:古都,象征着繁华与思念。
  • 垂杨:杨柳低垂,常用来表达柔情和离别的情感。
  • 恋主:思念心上人。
  • 晓阙:早晨的阙楼,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玉河:指河水清澈如玉,寓意美好。
  • 燕呢喃:燕子在春天轻声鸣叫,象征着生机。
  • 泥封:用泥封住的信件,暗示隔绝的情感。
  • 鸿雁:象征信使,寄托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59年),字子骏,号秋水,明代诗人、政治家,曾任礼部尚书。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和描绘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风入松 其二》是夏言应陆俨翁的邀请而作,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挂念,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即以“绿窗午枕”的闲适场景引入,展示了一个人在午后慵懒的状态中,恍若置身梦境,而梦中的美好却让人感到一丝惆怅。梦醒之后,诗人意识到自己仍是“长安客”,这种身份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的缺失,令他倍感孤独。

“恋主身依晓阙,思亲泪洒春衫”两句,感情愈加浓烈,诗人不仅思念心上人,还对远方的亲人充满了忧虑与思念,泪水洒落在春衫上的意象,使得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玉河流水碧于蓝”的美景,突显了自然的清丽与内心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在情感的流动中,融入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亲情的深思。最后两句“试待天边鸿雁,秋风寄与江南”,则将思念的情感寄托于鸿雁之上,饱含希望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心中那份对朝暮相思的无奈与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窗午枕睡初酣:描绘出一个午后慵懒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沉浸于梦境中的愉悦。
  • 梦喜脱朝簪:梦中脱离现实的束缚,象征着追求自由与快乐的心情。
  • 觉来犹是长安客:醒来时,意识到自己仍是异乡的旅人,暗含孤独感。
  • 垂杨里空系归骖:在垂柳下,感到归家的渴望却无法实现。
  • 恋主身依晓阙:思念心上人,形成深刻的情感依恋。
  • 思亲泪洒春衫:对亲人的思念化为泪水,洒落在春衫上,情感真挚。
  • 玉河流水碧于蓝:赞美自然之美,反衬内心的惆怅。
  • 花外燕呢喃:燕子低语,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新词一曲凭谁和:对新词的孤独感叹,渴求共鸣。
  • 泥封罢亲手题缄:泥封的信件象征着无法传达的思念。
  • 试待天边鸿雁:期待鸿雁能够传递自己的思念。
  • 秋风寄与江南:将思念寄托于秋风,表现出对故乡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河流水”比喻心中清澈的情感。
  • 拟人:燕子在“呢喃”,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思亲泪洒春衫”与“新词一曲凭谁和”,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与思念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和爱人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对人世间情感变化的细腻描绘。

意象分析

  • 绿窗:象征静谧与幽雅,暗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 长安:历史文化的象征,承载着诗人对故乡的眷恋。
  • 垂杨:柔情与离别,体现了对亲情的依恋。
  • 玉河:自然美的象征,代表着纯洁与清澈的情感。
  • 鸿雁:传递思念的信使,象征着离别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绿窗午枕”所描绘的情景是: A. 早晨
    B. 午后
    C. 晚上

  2. “思亲泪洒春衫”中的“春衫”象征: A. 春天的衣服
    B. 亲人的思念
    C. 诗人的孤独

  3. 诗的最后一句“秋风寄与江南”表达了: A. 对秋天的喜爱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对雨》(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比较夏言的《风入松 其二》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夏言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写,而李白则通过简洁的意象直接传达了思乡之情。夏言的诗更富有情感的层次感,而李白的作品则显得更加直接和深刻。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
  • 《夏言诗集》
  • 《唐诗三百首》

以上是对《风入松 其二 答陆俨翁》的全面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醉花阴 九日 醉花阴 醉花阴 暮春日,谨步家慈原韵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醉花阴 秋夜怀浙中刘腴深遗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路口 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泊的成语 老蚌珠胎 无侣 金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木版水印 脑瓜不灵 桑弧之志 豁略 麦字旁的字 收胔 匸字旁的字 启用 重义轻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