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事三绝》

时间: 2025-08-11 17:46:14

诗句

耳根闻得吴田熟,客自吴归乃不然。

中户无粮支卒岁,上都有雪瑞来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7:46:14

原文展示:

耳根闻得吴田熟,
客自吴归乃不然。
中户无粮支卒岁,
上都有雪瑞来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民的心情。耳边听说吴地的田野丰收了,然而从吴地归来的客人却告诉我并非如此。家中没有粮食,支撑着这一年都不够,而天空却出现了瑞雪,预示着明年的丰收。

注释:

  • 耳根:指耳朵,常用以表示听闻的意思。
  • 吴田:指吴地的田地,吴地为古地名,今江苏一带。
  • 客自吴归:指从吴地回来的客人。
  • 中户:指中间的房户,这里指家中。
  • 支卒岁:支撑这一年,卒在这里有结束的意思。
  • 上都有雪瑞:上天降下瑞雪,象征来年的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得,号天池,南宋末年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沉稳、豪放,善于表达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刘克庄的作品多描写人生感悟、自然景色和时局变化,深受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农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耳闻与实情的对比,表达了对农田丰收的期盼与现实的失望,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困境。

诗歌鉴赏:

《书事三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社会现实。诗的前两句“耳根闻得吴田熟,客自吴归乃不然”,对比了听说的丰收与实际的困境,表现出一种失落感。第三句“中户无粮支卒岁”,进一步加重了诗中人物的悲惨处境,家庭的贫困让人感到无奈与绝望。最后一句“上都有雪瑞来年”,虽然有瑞雪的预示,但似乎更像是对未来的一种无奈期待,暗含着对生活的期盼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听闻的喜悦到实际的失落,最终转向对未来的渺茫希望,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与对生活的无尽思索。诗中流露出一种朴实的情感,既有对丰收的期盼,也有对生活的无奈,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耳根闻得吴田熟:耳朵听到吴地的田野丰收的消息。
  2. 客自吴归乃不然:从吴地回来的人却说并非如此,暗示消息的不真实。
  3. 中户无粮支卒岁:家中没有粮食,连这一年的生活都难以维持。
  4. 上都有雪瑞来年:天空中降下瑞雪,象征着来年可能的丰收。

修辞手法:

  • 对比:听闻的丰收与实际的贫困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象征:瑞雪象征来年的希望与丰收,虽然希望渺茫,但依然寄托了人们的期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耳闻与实情的对比,反映了农民在战乱中生活的艰难与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深沉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田: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 :代表着外界的信息与现实的冲突。
  • 无粮:象征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瑞雪:象征未来的希望与可能的转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田”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江西
    • B. 江苏
    • C. 浙江
    • D. 福建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未来的期待?

    • A. 直接表达
    • B. 通过瑞雪的象征
    • C. 通过韵律
    • D. 通过对比
  3. 诗中“中户无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饥饿感
    • B. 安宁感
    • C. 希望感
    • D. 自豪感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刘克庄与陆游的诗作中都体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注,但刘克庄的诗更突出个人的失落感,而陆游则更多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战乱的愤慨。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唐诗三百首》
  3.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东山别墅同诸友作 九日送见一诃衍入匡山 九日欲为云松之集以病倦而辍 九日过龙泉寺 九日依唐生韵五绝句 其四 九日西湖 九日寄昌龄弟 其六 九日无菊 九日客中有怀 九日同皋羽子善游白石龙湫用杜老九日蓝田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香木 染缋 住处 感电 龍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松柏之寿 生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膏火之费 瘯蠡 九洲四海 骨字旁的字 举足轻重 玉箫金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