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9:25
赠崇安刘相士
向来种花地,曾与五夫邻。
有客我同姓,见君如故人。
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
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
这地方原本是种花的,曾经与五位朋友为邻。
有位客人与我同姓,见到你感觉像老朋友一样。
他赤身裸体,穷到骨头,眼睛碧绿,神采飞扬。
我想问问两位老前辈,什么时候能确定这个事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秉钧”本意是指掌握权衡,古代常用来形容掌权或执政者,暗指对社会事务的管理。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景文,号白云,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风格多样,常以清新脱俗的笔调描写自然及人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刘克庄与崇安的刘相士相识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深思。
这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开头以“向来种花地”引入,展现了诗人对故乡自然的亲切记忆,种花的地方不仅是地理概念,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带有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引入“有客我同姓”,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感,仿佛老朋友重聚,增添了诗歌的温情。
在描写“赤身穷至骨,碧眼妙通神”时,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人们在贫穷与困境中的坚强与美丽,尤其是“碧眼”这一细腻的描写,赋予了角色一种神秘而深邃的气质,使人对其产生好奇与敬仰。
最后一句“且问两元老,何时定秉钧”则突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社会事务的关心,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责任感的思考。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关注,更是对整体社会的深切关怀,表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仍不失希望与理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描写人与人之间深厚情谊的同时,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期待,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五夫”指的是:
A. 五个朋友
B. 五位邻居
C. 五位古人
D. 五个敌人
诗歌表达了对什么的期待?
A. 财富
B. 友谊
C. 社会事务的关心
D. 自然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