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5:05
庭窗月落窗户幽,
灯影离离照良夜。
吾侪口业不容己,
白战相凌未相下。
兰焚膏灭不自惜,
绿发红颜暗中泻。
隔床颓呼喜弥明,
当坐相讥畏陈亚。
少年心事老人身,
风情一夕聊相借。
僵僮误触屏风倒,
腊泪半欹灯晕谢。
黄纸红旗竞世尘,
青蹊布袜抛江舍。
可怜麋鹿强冠裳,
横出终应似姜蔗。
百年勋业安可期,
四十头颅那复怕。
郑虔樗散与时违,
犹幸曾无官长骂。
庭前窗户上月光淡淡,夜晚的灯影摇曳照亮了宁静的夜。我们这一辈人,口中所说之事难以自已,争斗之中彼此都不让步。香兰的熏香燃尽了也毫不心疼,青丝与红颜在暗处无声流逝。床头传来低声的欢呼,似乎夜色愈发明亮。坐在一起时难免相互讥讽,生怕被旁人比下去。年轻的心事与老人的身体交织,一夜之间风情各异,聊作一时的借贷。僵仆不小心碰倒屏风,蜡泪滴落,灯光似乎也在黯然失色。黄纸上的红旗在世间纷争中争相招摇,青色的布袜被丢弃在江边舍屋。可怜那些像麋鹿一样被迫穿上华丽衣裳的人,最终的模样或许像姜蔗般苦涩。百年功业又怎能期望,四十岁时的头颅又怎会再畏惧。郑虔的樗散与时代格格不入,幸而还未遭到官长的责骂。
陆釴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善于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人情世态。
《再次》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场景,反映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再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月落灯影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幽暗的氛围,反映了夜晚的沉思与内心的孤寂。诗人在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白战相凌未相下”的比喻,指出争斗无休止的现实,表现出一种无奈和疲惫。
中间部分的“兰焚膏灭不自惜,绿发红颜暗中泻”则引发人们对青春流逝的思考,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诗人在描绘夜晚的欢愉与内心的孤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矛盾的美感。
最后,诗人提到的“百年勋业安可期,四十头颅那复怕”,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无畏与坚持,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更是对社会人情的深刻洞察,富有哲理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
整首诗围绕“人生短暂与争斗无休”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青春流逝与未来的无畏态度。
诗中“吾侪口业不容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喜悦
C. 自豪
D. 忧伤
“兰焚膏灭不自惜”中的“兰”指代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美好的青春
C. 疲惫的生活
D. 争斗的结果
诗的主题主要集中在哪个方面?
A. 爱情
B. 社会
C.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 自然风光
答案:1.A 2.B 3.C
陆釴与李白的作品均涉及对人生与时间的感悟,但陆釴的风格更为细腻,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与奔放。两者在表达情感时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