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4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0:45
晚立普明寺门,时已过立春,去除夕三日尔。
在普明寺门口静立,已过了立春,离除夕还有三天。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质朴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现实主义精神。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春季,诗人站在寺庙的门口,感受到春天即将来临的气息,同时又思念过去的岁月和节日的氛围。此时正值除夕前三日,诗人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
杨万里的《晚立普明寺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时光的回忆。诗中的“萧萧淅淅”通过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微风拂动芦苇的情景,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如实地表现出来。
在这首诗中,诗人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年华纵留春巳换”,表达了对青春易逝的惆怅。诗歌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夜来飞霰打僧窗”,展现了春天来临时的天气变化,反映了自然界的不确定性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春天的期待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既有对生命的热爱,也有对过往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到来与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在沉静之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立春”是指什么?
诗人站在普明寺门口是为了表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