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7: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7:01
轿中万兀路千萦,
死尽村鸡无一鸣。
落月正明知未晓,
暗泉甚远只闻声。
自缘客子行来早,
岂是秋天不肯明。
午热未来先下店,
却将尽睡补宵征。
在轿子中经过万转千回的道路,村里的鸡已经都死了,连一声鸣叫都没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却不知道天还未亮,远处的泉水流淌,只能听到水声。因为我是客人,行路来得早,难道是秋天不愿意让人看见光明?午后的炎热尚未到来,我便提前下了店,却只能在这里补觉,以弥补昨夜的疲惫。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落月”“暗泉”等意象常在古诗中出现,用以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体现出诗人对环境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写诗、词和散文。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期间,反映了他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自然的宁静。诗中描绘了清晨的景象,蕴含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四更发青阳县西五里柯家店》是一首描绘清晨景象的古诗,展示了诗人对旅行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杨万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轿子行驶在蜿蜒的道路上,周围安静得连村里的鸡也不再鸣叫,这种寂静让人倍感孤独。落月的光芒虽然明亮,却无法驱散即将来临的黑暗,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泉水的声响是如此遥远,仿佛是在诉说着什么,但却难以触及。
诗中“自缘客子行来早,岂是秋天不肯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旅行的无奈与反思,似乎在质疑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凉意是否也在阻挡自己对光明的追求。最后,通过“午热未来先下店,却将尽睡补宵征”,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调反映出旅途中对休息的迫切需要,亦显示出对生活节奏的适应与反思。
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展现了杨万里对人生旅途的独特理解,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内心的独白,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是探讨人在旅途中面临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敏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
诗中提到的“万兀路”指的是什么?
诗中“自缘客子行来早”中“客子”指的是什么?
“午热未来先下店”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四更发青阳县西五里柯家店》更注重于描绘旅途中的细腻感受,李白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虽不同,但都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情感,展现出古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