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4:06
临风遮莫晚山佳,自古功名看鬓华。
幸自不知余种种,可教容易落乌纱。
在微风中,别再遮掩那美丽的晚山,自古以来,功名地位常常与白头发相伴。
我庆幸自己不知身边的种种烦恼,这样就不会轻易地受到权位的诱惑。
陈傅良,宋代诗人,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和功名利禄的思考,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临风遮莫晚山佳”,以山景引入,暗示人生如同风中的景色,变化无常。诗人提醒自己及同僚在面对美好事物时,应心存坦然,而不是遮掩或是过于贪恋。接下来的“自古功名看鬓华”则引出对功名的反思,功名的获得往往伴随着白发的到来,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烦恼的逃避,显得洒脱与豁达,似乎在说,若不知世间的种种烦恼,也就不会轻易被权位所诱惑,这是一种对人生的冷静和自省。
整首诗通过对美景的描写,引发对功名和人生的深思,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美的珍视,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诗中“乌纱”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帽子
B. 一种花
C. 一种饮料
D. 一种服饰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得到
B. 无所谓
C. 绝对否定
D. 感到无奈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陈傅良的诗则更侧重个人内心的平和与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