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

时间: 2025-04-30 18:37:31

诗句

西湖三面簇青山,净拭菱花照翠鬟。

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閒。

无多楼观犹图画,最好风烟近市阛。

郑重绣衣周漕使,画船春酒待予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7:31

原文展示:

西湖三面簇青山,
净拭菱花照翠鬟。
苍海月寒龙穴露,
彩云仙去凤箫閒。
无多楼观犹图画,
最好风烟近市阛。
郑重绣衣周漕使,
画船春酒待予还。


白话文翻译:

西湖被青山环抱三面,
清澈的湖水映照着菱花与翠发。
苍凉的海面在寒月下显露龙穴,
彩云悠然飞去,凤箫轻声响起。
楼阁和观景台不多,犹如精美的画卷,
最美的还是烟雾缭绕的市集近旁。
郑重的绣衣周漕使者,
画船和春酒正等着我归来。


注释:

  •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 菱花:指水面的菱角花,象征着清澈的湖水。
  • 翠鬟:指美人的头发,形容湖水的清澈映衬出女性的美丽。
  • 苍海:指广阔的海域,结合“月寒”,暗示冬季的寒冷。
  • 龙穴:传说中的龙的栖息之地,象征神秘与力量。
  • 凤箫:古代乐器,常用于宴席或游乐场景。
  • 楼观:指楼阁和观景台,表示人造的美景。
  • 市阛:指市场,表示生活的繁华气息。
  • 周漕使:指负责水运的官员,穿着绣衣,显示其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子明,号青山,晚号白云山人。王恽以山水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南宋遗民对西湖的怀念与追思,诗中表现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融入个人情感,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恽的《西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西湖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诗的开篇便以“西湖三面簇青山”引入,展现了西湖被青山环绕的壮丽景色,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接着,诗人描绘了湖面清澈的菱花,映衬出细腻的女性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苍海月寒龙穴露”则通过寒月和龙穴的描写,引入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暗示着西湖不仅仅是自然的美丽,更蕴含着历史与传说的深邃。而“彩云仙去凤箫閒”则更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松闲适的氛围,诗人似乎在此间享受着宁静的生活。

诗的结尾,诗人提到“郑重绣衣周漕使”,不仅仅是对场景的描绘,更隐含了对生活的期待与希望,画船和春酒的等待,似乎在昭示着生活的美好与未来的畅想。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感情与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西湖三面簇青山:描绘了西湖的地理位置及其被青山环绕的自然美。
    • 净拭菱花照翠鬟:湖水清澈,映照出水面上的菱花,象征着纯净与美丽。
    • 苍海月寒龙穴露:通过寒冷的月光照射,展现出神秘的龙穴,增加了诗的层次感。
    • 彩云仙去凤箫閒:轻松的氛围,暗示着人们在此地的闲适生活。
    • 无多楼观犹图画:楼阁不多,但如同画作一般,突显了西湖的美。
    • 最好风烟近市阛:生活的气息与自然美的结合,使得诗人对生活充满向往。
    • 郑重绣衣周漕使:描绘了水上交通的官员,细节丰富,增添了生活气息。
    • 画船春酒待予还:期待归来的情感,营造了温暖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西湖的景致比作画卷,展示了其美丽。
    • 拟人:通过“彩云仙去”,赋予自然以人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彰显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青山:象征着坚韧与稳定,代表自然的力量。
  • 菱花:代表清澈与纯净,象征着女性的美丽。
  • 龙穴:象征着神秘与传说,增添了诗的深度。
  • 彩云:寓意悠然自得,象征着自由与梦想。
  • 楼观:代表人文景观,象征着人类的创造力。
  • 市阛:表现生活的繁华与生机,象征着人间烟火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西湖被几面青山环绕?

    • A. 一面
    • B. 两面
    • C. 三面
    • D. 四面
  2.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 A. 箫
    • B. 琵琶
    • C. 古筝
    • D. 二胡
  3. “画船春酒待予还”中的“画船”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船
    • B. 一种酒
    • C. 一种画
    • D. 一种花

答案

  1. C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白居易的《忆江南》

诗词对比: 王恽的《西湖》与苏轼的《题西林壁》在描绘自然美的手法上有相似之处,但王恽更注重生活气息的描绘,而苏轼则表现出对哲理的思考。两者皆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山水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除夜寄微之 哭刘敦质 登西楼忆行简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李七元九…同宿话旧感怀 梦上山(时足疾未平) 送陈许高仆射赴镇 戏和微之答窦七行军之作(依本韵) 别毡帐火炉 罢府归旧居(自此后重授宾客归履道宅作)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鼪鼬之径 大字旁的字 积毁消骨 意前笔启 确至 关厢 诗斑 情文相生 皿字底的字 高字旁的字 京报 露表 山字旁的字 啸咤风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